欢迎来到永城市住房公积金专题网站!

推动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乡风——五论贯彻落实全市“党晖温暖·乡村振兴”十大工程动员会精神

发布时间:2018-04-03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春回大地,我市王集镇10对新人举行“零彩礼”集体婚礼。消息一出,一时间,人民网、中国文明网、大河网、微博热搜、腾讯头条等多家网络媒体平台纷纷转载、评论,引发全国网友热议。《人民日报》还专门以此事为切入点,刊发评论《激活“零彩礼”背后的乡风文明》,为永城点赞。

  “零彩礼”集体婚礼不仅是王集镇11年来坚持推动移风易俗、倡树文明乡风的胜利,更是我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丰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

  乡风文明建设助力王集镇经济社会发展欣欣向荣。然而,我市部分乡镇仍然存在天价彩礼、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

  新时代,以乡风文明建设为引领,破除陈规陋习势在必行。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推动移风易俗、倡树文明乡风,要全面落实“敬老尚俭”工程。“敬老尚俭”工程是我市“党晖温暖·乡村振兴”十大工程的重要一环,更是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永城实践”。落实“敬老尚俭”工程,“孝”要秉承。要弘扬和传承传统敬老文化,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推动全市老龄事业发展。“俭”要践行。要加强宣传,让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新”要引领。要做时代新风的引领者、倡导者、推动者、实践者、捍卫者,以新风正气弘扬社会正能量。“实”要发力。要把“敬老尚俭”工程作为贯穿于各项工作的主线,重在落实。

  推动移风易俗、倡树文明乡风,要全力厚植农村“文化土壤”。文化是根,文化是魂。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核心价值观,由城及村。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功和“敬老尚俭”工程的实施为契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春风拂遍乡村大地,使群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农耕文化,去粗取精。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助力乡风文明。文化惠民,凝心聚力。要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文化阵地作用,让农家书屋、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教室、乡村大舞台等成为聚集人气、成风化人的平台。

  推动移风易俗、倡树文明乡风,要全速推广“王集模式”。“向王集镇学习!”兵贵神速。要以“王集模式”为范本,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进一步复制、推广“六评一创”乡风文明建设活动。各乡镇要深入学习王集镇在制定方案、宣传发动、树立典型、严格评选、表彰激励、完善机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做法,使乡风文明成为奉献精神的“感化剂”、孝老爱亲的“暖心丸”、平安和谐的“稳定阀”、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效应的“风向标”。

  乡风淳,百业兴。当前,全市上下要奋力谱写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新篇章,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贡献源源不断的蓬勃精神力量,进而努力开创永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