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永城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其他文件>永政>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索引号: 4114810015/zfbgs/20140303700700004560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4-02-26 有效性: 有效
文 号: 永政〔2014〕18号 所属主题: 永政

永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永城市2014年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3-07 浏览次数: 【字体: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永城市2014年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4年2月26日

 

  永城市2014年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提升改造传统农业是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着力深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主导产业发展为载体,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科技、设施、人才、体制支撑,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力争将示范区建设成为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科技水平领先、产业集中度较高、经营机制完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引领中原地区“四化同步”发展的典型和样板。

  二、工作任务

  计划到2015年,通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使示范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主导产业更加突出,种养加各业协调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业经营机制更加灵活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环境更加优美。

  三、工作重点

   紧紧围绕粮食、畜牧、瓜菜、农产品加工物流四大主导产业开发,以现代农业先导区建设为抓手,以“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突出区域特色,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一)现代农业先导区。加快侯岭乡、城厢乡现代农业先导区建设。以优化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发展生态农业为核心,针对塌陷区复垦后水体较多的特征,打造集粮食生产、农业示范、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先导区。围绕建设高标准生态农业园区,重点发展蔬菜、苗木花卉、果树、水产四大产业;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及科普教育,发展商务服务、游乐等第三产业。建设成为豫东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豫鲁苏皖交界地区知名的生态农业旅游景区,河南省平原农区“四化同步”发展的实验区。

  (二)粮食高产示范区。粮食高产示范做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集成高产科技、高标准基础设施与新型生产经营机制。一是小麦—玉米高产示范区。示范区主要集中在茴村、陈集、顺和、蒋口、酂阳、薛湖、芒山等乡镇,示范带动311 国道以北18 个乡镇粮食(小麦—玉米轮作模式)生产发展。二是小麦—大豆高产示范区。示范区主要集中在大王集、新桥、黄口、侯岭等乡镇,示范带动311国道以南14 个乡镇粮食(小麦—大豆轮作模式)生产发展。三是各乡镇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分别建设千亩示范方和百亩示范田,每乡镇建设高产示范田千亩方2—3个。2014年,全市计划建设粮食高产示范田50万亩,小麦—玉米轮作模式实现年亩产2500斤,小麦—大豆轮作模式实现年亩产1600斤。

  (三)现代畜牧业示范区。通过养殖场、示范基地、专业大户带动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生产,以集群建设整合产业资源。生猪产业集群:主要涉及新桥、高庄、侯岭、十八里和双桥等乡镇;肉牛产业集群:主要涉及顺和、城厢、高庄、苗桥、薛湖等乡镇;肉羊产业集群:主要涉及高庄、十八里、马牧、太丘、薛湖等乡镇。

  (四)蔬果种植示范区。结合产业基础、劳动力条件、市场需求与交通等因素,重点在双桥、城关、城厢、陈集、演集、茴村、芒山、刘河、条河、侯岭等乡镇布局高效设施蔬菜标准园种植区;重点在龙岗、马牧、酇阳、蒋口、太丘等乡镇布局规模种植露地蔬菜。以芒山、条河、高庄、城厢、马牧、太丘等发展特色林果种植区,示范建设芒山山杏、蜜桃国家级林果基地。加大高庄、条河、双桥、十八里等乡镇老果园改造力度,提升果品产量和品质。

  (五)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以完善产业集群服务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为出发点,以面粉食品加工、畜禽产品深加工为突破口,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实现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从单一品种加工向多品种加工转化,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加快主食产业化培育,打造面、肉、果蔬、花卉苗木等农业产业化集群,构建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园区内包括食品加工区、仓储物流区、贸易区、综合配套区、商务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与信息发布中心等板块。通过资源集聚、产业链整合与龙头联动,打造中国面粉加工业航母与农产品加工物流中心。

     (六)土地整治示范区。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配套等情况,在裴桥镇、马桥镇、新桥乡和双桥乡四个乡镇进行土地整治。整治面积12万亩,投资规模1.5亿元。通过对项目区内土地综合整治,把项目区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基础设施完备,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整体功能较强的多元化、现代化基本农田综合示范区,为维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耕作、水利灌溉和规模经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创造良好条件,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搞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土地综合治理、水利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步伐。2014年,新建高标准粮田17.8 万亩。落实土壤改良、培肥地力等措施,加强示范区生产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升畜牧业发展与保护水平。强化农机装备建设,加快适用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现农机农艺相结合;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二)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高服务水平。依托院市合作,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展示基地建设,实施现代种业工程,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良种繁育基地30万亩。以小麦、玉米为重点,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增加良种补贴资金,完善补贴办法,不断提高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推进“数字”农业,强化农业信息化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成果转化率;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建设粮食高产示范方50 万亩(小麦创建方30万亩,玉米创建方10万亩,大豆创建方10万亩),普及推广优良品种,集成、示范和推广先进实用的高产栽培技术;加快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农牧良性循环生态畜牧业养殖集成技术,推动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健全和完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和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2014年,17个乡镇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区域站全部建成投入使用。认真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豫政〔2013〕1号)文件精神,按要求配备区域站农业技术人员;扶持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推进动植物病虫害和疫情统防统治、提升农业发展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治理活动,重拳打击“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坑农行为。

  (三)加强龙头引领,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坚持规模化、标准化并重,以天天牧业、众品食业等企业为龙头开展示范创建,规划建设改造完善年出栏30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5个、万头生猪养殖场1个。推动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链发展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向上、下游扩张,带动做大做强产业链。引导饲料企业改造升级,打造一批饲草饲料企业集团,提高质量;鼓励龙头企业开发、应用高新技术、设备和工艺,推进全市畜产品加工业向高附加值、外向型精深加工转变,通过项目建设,分别新增猪肉深加工能力5万吨。

  (四)扩大标准化蔬菜种植规模。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在水肥资源相对丰富、蔬菜种植基础较好的地区,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建设集中连片设施蔬菜生产基地2万亩、露地蔬菜生产基地10万亩,加强以水利设施和温室、大棚为重点的菜地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成能排能灌、土壤肥沃、通行便利、抗灾能力较强的蔬菜标准园生产示范基地。在双桥、陈集等乡镇,建设一批育苗基地,积极推广塑盘育苗、营养袋育苗和瓜类嫁接苗,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工厂化育苗,实行规模化生产与供应。大规模开展标准化生产创建,示范带动全市蔬菜基地提高标准化水平。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建设1—2个设施蔬菜标准园。推广生态栽培技术,大面积采用防虫网、粘虫色板、杀虫灯、性诱剂、膜下滴灌等物理、生物防控病虫害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鼓励开展高效低毒农药使用补贴,加快高毒农药替代步伐,严禁违禁剧毒农药的销售与使用。构建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健全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和质量追溯五项制度,不断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鼓励蔬菜生产企业开展蔬菜“三品”认证、注册商标,着力推进品牌建设。

  (五)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拓展农业功能。围绕小麦等粮食作物主导产品转化增值,重点建设面制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抓住食品产业园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机遇,新打造1—2个省级面粉食品产业集群。加快推动馒头、面条等传统面食产品工业化生产,加快发展多种营养强化挂面、鲜切面。积极开发麦胚产品、小麦膳食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开发多种规格和口味的速冻产品、休闲食品新品种,完善各档次的产品结构,提高装备配套能力,形成产品系列化。加快发展各种专用粉、强化粉、预配粉等,提高面粉加工集约化水平。加强品牌建设,依托龙头企业,集中力量打造面制品名特优品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冷链仓储与物流配送业;健全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拓展农业的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六)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以创新农业经营体系为先导,以适度规模经营为载体,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生产经营体系。着力破解经营规模小、投入不足等发展制约瓶颈,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试验示范具有区域特点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注入新活力。以土地规模化经营、资金投入及生产合作等为切入点,推进土地流转,培育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有效利用现有“市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村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员”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加强服务,引导土地流转规范发展。完善土地流转信息网络,设立流转信息库,加强信息服务;提供法规政策咨询,开展价格评估,指导合同签订,加强咨询服务;建立健全流转规则,落实土地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调处流转纠纷,加强管理服务。2014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0万亩以上,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65万亩。充分发挥示范区科技及设施装备先进的优势,建设新型农民培训基地,大力培育懂生产、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农民。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