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永城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4114810015/zfbgs/20220312700500005393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2-12-05 有效性: 有效
文 号: 所属主题: 义务教育

永城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情况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05 浏览次数: 【字体:

  为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省厅等有关文件精神,市教体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保障中小学学位供给,规范招生入学秩序,加快解决“择校热”、“大班额”问题, 确保了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规范有序,现就招生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招生入学工作稳步推进

  1.强化责任落实。教体局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协调配合、公正透明的管理工作机制。同时明确各义务教育学校是招生工作责任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根据教体局的统一安排,负责组织做好本校的招生工作。在招生工作中,教体局监察室全程参与,监督招生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重点查处违规考试招生、不按就近原则安排入学、随意接收择校生、提前招生等行为。

  2.科学谋划,制定方案。教体局认真调研,摸清情况,结合我市实际,抓住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突出矛盾,从治理“择校热”、消除大班额等方面,科学制定了永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完善相关政策,细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统筹做好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和随迁子女的招生入学工作,确保各环节有序衔接和平稳进行,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3.加强政策宣传。为确保城区小学、初中招生的顺利进行,市教体局科学划定了各中小学校的招生范围、招生时间、招生办法及班额,明确了招生纪律:应招的一个不漏,不合手续的做好解释工作,做到“0上访”。教体局将今年的招生政策以及《致进城务工、经商人员的一封信》在永城电视台、今日永城和汉兴网等媒体和网络上广泛宣传和解读,各学校将本校的招生范围制作成版面放在校门口,服务学生和家长。

  4.严肃招生纪律。按照《河南省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及治理择校管理办法(试行)》(教基一〔2014〕52号)等有关文件规定,我市严禁超计划组织招生;严禁招收不足龄生;严禁新生入学编班分重点班、非重点班;严禁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每学期开学后,教体局即派人到学校暗访、查资料等。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二、明确目标任务,确保招生入学工作规范有序

  1.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教体局充分考虑适龄学生数量、学校分布、规模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规模和招生范围,保证辖区内生源数量与学校招生规模基本适应,保障辖区内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有一个相对就近的公办学校学位。小学升初中由所在毕业小学和教体局工作人员共同负责审核户籍和居住条件、登记住址信息,教体局根据划片范围确定每所局属初中的招生名单,各初中学校印好入学通知书,由小学发至学生本人。学生持入学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学校报名。

  2.做好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工作。招生工作开始前,我市提前发布《关于确定年招生学位紧张学校的通告》和《致进城务工、经商人员的一封信》,将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统筹就近安排到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就读,确保每一位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按时接受义务教育。

  三、促进均衡发展,切实保障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落实

  1.加强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我市出台了《永城市秋季中小学生学籍管理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校充分利用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强化管理,严格执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中小学招生工作结束后,及时在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录入学生信息,遏制学生无序流动。

  2.全力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我市认真落实《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工作方案》,提前做好热点学校的学龄人口数量和学校承载能力摸底,确保本区域符合条件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同时严格控制存在大班额学校的招生计划,合理调控,分流招生人数,确保起始年级不再增加66人以上超大班额,同时加速解决现有大班额,避免产生新的大班额问题。

                     永城市教育体育局

                       2022年11月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