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永城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4114810015/zfbgs/20170303702200004082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7-03-22 有效性: 有效
文 号: 所属主题: 政府工作报告

永城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3-22 浏览次数: 【字体: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6年及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16年是本届政府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又富有成效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实干为本、发展为先,保持定力、精准发力,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强支撑、控风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精彩的“年度答卷”。

  一、稳增长、保态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67.61亿元,增长8.8%,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05亿元,居全省第5位,增长5.5%,其中税收收入23.18亿元,增长8%,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6.1%;支出73.95亿元,增长9.8%,居全省第2位、直管县(市)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0.77亿元,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354.88亿元,增长1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53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84元,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51元,增长8.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18.36亿元,比年初增长19.6%;各项贷款余额258.3亿元,比年初增长5.1%。

  二、调结构、促转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3.8:49.1:37.1,与上年相比,二产下降0.7个百分点,三产上升1.9个百分点。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家,累计达到198家。化解煤炭落后产能78万吨。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完成增加值59.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上升到31.2%。市属工业增加值107.79亿元,增长15.7%,占全市工业比重提高4.6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提升。新增国家级重点服务企业19家,累计达到58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3%,比重上升到37.1%,对GDP贡献率达到45.5%,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农业现代化提速。建成高收入粮田17万亩,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丰”。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累计达到12家,新命名省级产业化集群2个。面粉食品产业发展壮大。实施“15152”工程,集中规划建设了15万亩强筋小麦、15万亩富硒小麦和2000亩弱筋小麦;实施“1151X”工程,加大资金投入,支持重点面粉食品企业拉长链条,做大做强。

  三、辟路径、强载体,“五大重点”协同推进。

  一是招商引资聚焦实效。全年实际到位省外资金60亿元,建成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1个。实际利用境外资金3645万美元,增长6.4%;进出口总额完成357万美元,增长10%。

  二是项目建设战果丰硕。扎实开展项目建设“百日攻坚”,全年开工建设项目131个,完成投资132.7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5.3%,居直管县(市)第1位。

  三是中心城区内涵发展。编制完成《永城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年)》,环卫“双五”标准启动实施,“以克论净”全面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稳步提高。百花路铁路桥涵、汉润大道、团结路建成通车,完成民生公园、忆昔公园、轻轨风景带等绿化工程。沱南生态广场和汪楼沟风景带二期加快推进。

  四是经济技术开发区提质增效。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被省政府授予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收入555亿元,工业增加值15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3亿元,新增就业6000人。新建、续建招商引资项目36个,闽源特钢10亿元高速棒材项目、中录电缆三期、国机集团苏美达制衣项目、孟氏门业等项目已投产达效。

  五是商务中心区加快发展。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十快”,被评定为全省第一批二星级商务中心区。新入驻“四上”企业48家,累计达到102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8亿元,实现增加值12亿元。全年新开工入驻项目10个,郑州银行永城支行、汉宫大酒店、欧蓓莎二期、亿丰广场一期等建成运营。

  四、破难题、勇担当,“三大攻坚”成效显著。

  脱贫攻坚上,精准识别贫困户8121户、贫困人口15610人,57个贫困村全部达到摘帽标准,10560名贫困群众脱贫,在全省扶贫工作绩效考核中评为A级。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上,秸秆禁烧实现了“零火点”的历史性突破。清理煤矸石场和煤矸石加工点158个,依法取缔砖瓦窑厂66个,取缔无证加油站146家,倡树了公平正义,捍卫了法治权威;建筑工地基本实现“六个100%”,超额完成黄标车、老旧车辆淘汰任务;全年优良天数264天,超全省平均数69天。国企改革攻坚上,从“三供一业”移交发力,全力支持永煤、神火两大集团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在全省首家签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协议,工作推进顺利,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

  五、谋实事、惠民生,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一是民生建设有新提升。全年民生支出59.26亿元,占总支出的80.1%,增长14%。“十大民生工程”圆满完成。新增就业1.26万人次,转移城乡劳动力就业1.33万人次。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1.6亿元。搬迁安置沉陷区群众8260户27600人。发放城乡低保金1.08亿元、五保供养金3100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957万元。新建第四幼儿园、第十小学,改扩建第九小学、第三初中。市疾控中心项目和5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有序推进。全面实行生育服务证登记办理制度。举办大型文体活动12场次,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二是美丽乡村建设有新气象。深入开展以乡镇政府驻地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新建达标村92个、示范村82个;被确定为我省全域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市)。

  三是城市创建有新成果。扎实推进“六城联创”,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和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市;芒砀山景区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跻身全国高端景区247家俱乐部。日月湖景区被批准为省级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加快打造“金三角”旅游线路,全年接待游客21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6亿元。

  四是平安建设有新加强。集中开展信访积案化解“百案清零”活动。在全省率先实现行政村“平安大喇叭”和“蓝天卫士”全覆盖。强力开展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积极化解非法集资、金融风险,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六、夯基础、壮筋骨,支撑保障更加有力。

  一是生产要素保障更强。全年共争取中央和省补助资金5.62亿元,争取到位国家专项建设基金8.24亿元,增长315%。累计发放各类贷款93.05亿元,为面粉食品企业直接融资1.89亿元。完成补充耕地11700亩,申报建设用地4291亩。完成技能培训11500人次。招聘研究生、乡镇工作人员78人,招聘教师、医务人员641人,实现历史新高。

  二是基础设施保障更稳。郑徐高铁通车运营,圆了永城的“高铁梦”。实施了省道S325改造、农村公路及危桥改造工程。完成全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重点县项目一期工程,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工程扎实推进。建成运行110千伏输变电二期扩建工程。“全光网永城”建设加快,实现行政村4G网络全覆盖。

  三是生态环境保障更优。建成运行污泥处理厂。实施西城区水系治理工程,大青沟治理项目完工,护城河生态治理项目进展顺利。复垦沉陷区土地1900亩。完成营造林3.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3.8%。

  四是改革创新保障更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办理“五证合一”3200余件。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推进顺利。发放小额创业贷款7230万元。新认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培育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家。

  一年来,我们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386件,办复率100%,满意率98%。廉政建设全面加强,行政效能持续提升。同时,加强了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人民武装和人民防空工作得到加强。审计、统计、技术监督、粮食、供销、市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会、青年工作、妇女儿童、气象、烟草、盐业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16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本届政府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胜利实现。

  ——这五年,是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的五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351.68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467.61亿元,年均增长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9%,支出年均增长1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较2011年增加11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9%。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是2011年的2.17倍、1.93倍。

  ——这五年,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五年。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较2011年增长121.2%,年均增长16.2%。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到32家,完成增加值19亿元,占工业比重上升到10%。市属工业增加值占比上升到56.5%,较2011年提高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由2011年的20.8%上升到2016年的37.1%,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粮食生产平稳,连续四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这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5亿元,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5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4.5%,较2011年增加8.65个百分点。建成国家级重点建设镇2个、中州名镇4个、历史名镇3个;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乡镇16个。建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53个;建成市级文明村206个。

  ——这五年,是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的五年。成功举办第七届、第八届中国(永城)面粉食品博览会和首届文化艺术博览会。五年累计招商引资实际到位省外资金255.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6%。建成投产1×60万千瓦电厂,建成通车郑徐高铁、济祁高速,引江济淮、引淮入永纳入省“十三五”规划。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区面积14.2平方公里,形成四大主导产业。商务中心区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是全省唯一一个一次性通过规划专家评审的商务中心区。

  ——这五年,是人民福祉增加最多的五年。民生支出累计达229.3亿元,年均增长18.1%。五年共新增就业4.81万人次,转移劳动力就业5.23万人次。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荣获全国五保集中供养先进单位。新建、改扩建城区幼儿园3所、小学5所、中学3所,新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建成市妇幼保健院新城院区、市人民医院病房楼、120急救指挥中心,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6个。

  ——这五年,是城市创建收获丰厚的五年。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提名资格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小麦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及改革与建设试点、国务院促进面粉产业健康发展试点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宽带中国示范市、中华诗词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等一大批“国字号”荣誉。

  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升。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我市已进入了蓄势崛起、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历程波澜壮阔,发展成就让我们倍感自豪。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市广大人民群众锐意进取、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广大干部,向政法干警、驻永部队和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永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结构矛盾突出,产业结构不优,发展方式转变不快,增长点短期内难以形成大的增量,煤炭、铝加工制造业关联产业附加值依然较低,转型发展压力巨大;收入增速下滑支出增加,收支矛盾加剧;动能转换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乏高层次人才;社会事业发展有短板,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水平不高;金融风险、债务风险、社会风险等隐患积聚,社会稳定任务繁重;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能力不足,不作为、不担当,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依然存在。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勇于直面解决。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未来五年是永城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突破期。做好未来五年的工作,对于加快建设“四个”新永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奋勇争先,勇往直前,再攀发展新高峰!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是: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勇当排头兵、打造示范区、争做先行者,加快建设豫鲁苏皖交界地区充满活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奋力开创富裕永城、文明永城、和谐永城、美丽永城新局面。

  今后五年的发展愿景是:

  ——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加快建设富裕新永城。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服务业比重加快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全省领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的集聚力、带动力、辐射力更加凸显,勇立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前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城市创建为载体,加快建设文明新永城。持续“六城联创”,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生态城市。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科教和文卫事业更加繁荣,城乡文明程度和文明素质显著提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进一步夯实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石。

  ——以平安建设为抓手,加快建设和谐新永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法治建设进入全省先进行列,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脱贫攻坚提前完成,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三就一保”体系更加完善,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新生活。

  ——以改善生态为路径,加快建设美丽新永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着力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绿色化,强力推进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攻坚,让蓝天常在、碧水长流、美丽与发展同行。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建设森林生态、湿地生态、流域生态、农田生态和城市生态系统,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城乡环境优美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彰显“绿城水乡、豫东明珠”的生态品牌效应。

  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民生为本。秉持人民至上,突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二是坚持转型发展。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立足提高质量效益,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加速促进转型升级。三是坚持开放招商。持续把开放招商作为决定永城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以开放招商带动全局、推动转型、实现跨越。四是坚持科学运作。注重长远谋划,统筹兼顾,办好急事、抓好大事、解好难事,以关键突破带动整体,以破解瓶颈活跃全局。五是坚持务实重干。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务实发展责任,恪守务实发展品格,提高务实发展能力,凝神聚力、合力攻坚。

  各位代表!机遇承载使命,奋斗赢得未来。只要我们咬定目标、创新实干,就一定能让多年蓄积的潜能和动能充分释放,让“四个”新永城建设的伟大实践绽放幸福之花,结出满意之果!

2017年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

  全年奋斗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环保和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实现上述的奋斗目标,要围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经济社会发展“15358”工程,务实重干,扎实推进,砥砺前行!

  一、瞄准“一个定位”。

  围绕“四个”新永城建设这一总航线,瞄准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总定位,走出一条符合中央、省委省政府要求,具有永城特点、河南特征、中原特色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之路。

  加快打造新型工业之市。坚持调优结构和做大总量并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并举,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高于全省平均增速。支持永煤、神火两大集团加快转型发展;支持河南闽源特钢产能置换,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加快创建全省质量强市示范市,申报评定全省质量信用3A级企业1家、2A级企业2家。争创省著名商标3件,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件。

  加快打造繁荣商贸之城。着眼提升四化同步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一是发展文化旅游业。做强“三大支点”,打造“金三角”旅游线路,加大芒砀山国家5A级景区推介力度,组建芒砀山旅游集团;实施日月湖三期工程,以紧凑式建设为要求,完善基础和配套设施。二是发展现代物流业。规划建设大型综合性农贸物流园1个、农贸市场2个,升级改造城区农贸市场,培育壮大区域性物流中心。三是发展现代金融业。继续实施“引金入永”工程,加快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业进驻发展。四是发展电子商务。加快推进电商进农村。发挥跨境电子商务园区作用,支撑金保保税园区功能。引进和承接知名电商在我市设立总部、拓展业务。

  加快打造现代农业强市。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着力推进“中原大粮仓”转型升级为“中原大厨房”,促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深入开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广农业新技术。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累计建成高收入粮田85万亩。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中粮佳家康年出栏10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一期建设,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食品产业园为核心载体,打造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食品工业基地。以日月湖、还金湖、芒砀山景区、城区周边为重点,积极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

  加快打造生态宜居之地。加快建设大美永城、生态永城,持续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和乡村清洁“三大工程”,开展国家生态市创建,打造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做实引江济淮、引淮入永工程基础承接工作。着力推进芒砀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建设森林城市。高质量实施完成25个乡镇全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启动城区水系建设,促进互联互通。

  二、突出“五大重点”。

  以开放招商和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不断提升强化发展的承载和引领能力,推动局部优势、单一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化。

  突出开放招商。更加注重以商招商,产业资源禀赋招商,紧盯铝精深加工、煤化工关联产业招商,不断壮大主导产业,培育优势产业。加快落地建设步伐,全年力争实际利用省外资金60亿元。培育外贸竞争能力,实际利用境外资金3885万美元,进出口总额完成383万美元。

  突出项目建设。紧盯中央、省政策导向和布局,积极争取一批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向我市倾斜。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抓签约、抓开工、抓进度、抓质量,确保按时序、按节点完成建设任务。鼓励支持,科学运作,搞好对接,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全年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0亿元。

  突出中心城区建设。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慧化、规范化管理与服务水平,让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抢抓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机遇,规划引领,多规合一,全面完成城市道路、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专项规划,同步完成总体城市设计,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统筹城区地下、地上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推进西城区地下管网建设,完善公交、停车场、供水等公共基础设施。加快棚户区、城中村和城乡危房改造,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持续“双五”创建,不断提升城区环境卫生质量。积极引导支持小城镇建设,鼓励支持镇域经济发展,让小微企业的活力竞相绽放。

  突出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坚持提质转型发展,以集群、创新、智慧、绿色为方向,突出项目服务,补链延链,做大做强“四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10%,工业增加值增长12%。

  突出商务中心区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聚焦现代服务业,形成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拉动就业、带动消费。实施业态模式创新工程,增量上引进新业态新模式,存量上提升功能和品位。加快建设金博大商业街等项目,启动建设金融中心,开工建设中原医院。

  三、完善“三大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实施好“凤还巢”工程,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加强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政策监管,建立动态机制,以阳光透明捍卫公平公正;大力发展养老产业,鼓励支持医养结合项目建设,持续提升敬老院管理水平;加快完善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生育关怀行动服务体系;切实加强网吧治理,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构建农村“三留守”服务体系;建立青少年成长基金,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因贫辍学,因贫错失“大学梦”。

  完善社会事业体系。一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建、改扩建一批城区学校,解决“大班额”问题,利用2—3年时间,坚决把城区学校大班额降到66人以下;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切实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切实提升高中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更多更好的永城学子。二是建设健康永城。努力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升重大疾病防控防治水平;增强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坚持保基本保基础,推动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下沉,提升计生便民服务水平;推进医保倾斜兜底保障,提高报销比例,从机制上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药企到医院到销售的每一道防线;学校运动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城区体育公园,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三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支持永城特色汉文化研究及产业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全民阅读,加强科学普及,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提档升级10个社区文化中心和330个村级文化大院。启动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完善要素保障体系。一是生产要素保障。金融方面: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机制,运用PPP模式推进重大项目。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破解融资难题,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做大“助保贷”业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完成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土地方面:完成补充耕地6000亩,土地综合整治拆旧区1100亩;完成陈集等3个乡镇土地整治项目。人才方面:持续加大中小学教师(含特岗教师)、医护人员、研究生等人才招聘力度。二是改革创新保障。继续实施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把经开区、商务中心区作为带动全市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激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支持科技研发投入和创新团队建设。三是软环境保障。细化“首席服务官”制、全程代办制,开辟重点项目“绿色通道”,服务好洽谈落地项目,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在市级层面坚决取消项目审批中不必要的前置性中介收费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四是社会治理保障。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增强行政村、社区服务管理能力,加快建设法治永城。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及时预防化解各类群体性事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金融等各类社会风险,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四、推进“五大攻坚”。

  聚力推进转型发展攻坚。以经开区、商务中心区“两区”为载体,强力推进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科技型城市转变。将招商引资与深化国企改革、打造新型工业市、繁荣商贸城,加快转型发展深度融合,紧紧围绕永煤、神火“两大”集团和“四大”主导产业开展重点招商,承接产业转移,延链、补链、强链,确保转型发展攻坚取得明显实效。

  持续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以治理城市低空扬尘、交通扬尘、工地扬尘、燃煤污染、油气污染和达标排放为重点,深入实施蓝天工程;认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行“河长制”,扎实开展水污染防治,加快推进29个水污染治理项目,深入实施碧水工程;巩固省级生态市创建成果,争创国家生态市。复垦沉陷土地2900亩,完成造林3.3万亩,协同推进以农村骨干道路为主的生态廊道和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深入实施生态工程。

  强力推进国企改革攻坚。拉出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单,切实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确保提前2个月完成省定国企改革任务,勇当支持国企改革全省示范市。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以增加收入为核心,采取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政策兜底等途径,突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专项扶贫,对新纳入贫困人口精细管理,打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的“组合拳”。

  加快推进面粉食品产业转型攻坚。加大金融支持,引导企业在市场中发展壮大,为全省乃至全国去粮食库存、促进面粉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永城经验”。全年新增食品加工项目3—5个,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五、实施“八大工程”。

  共安排132个项目,总投资约252亿元,2017年计划完成投资约92.6亿元。

  招商引资落地工程。安排23个项目,总投资98亿元,2017年计划完成投资48亿元。力促上海帅翼驰等铝深加工项目、中科锦龙、渝源新能源等化工延链项目落地建设,做强做实铝深加工园区和煤化工园区。持续推进经开区苏美达二期、孟氏兄弟门业二期、茉织华服饰、陆尚风塔、兰堡湾涂料、三鑫电子腐蚀箔、启元电力智能电气设备、华荣服饰、蓝奥触摸屏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皇沟酒业搬迁筹建。谋划好与协鑫集团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加快生活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光伏发电项目进度;以农村能源革命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发挥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供全国示范经验。

  交通骨干网工程。安排20个项目,总投资85亿元。力促“三洋”铁路落地落实,稳步推进以桥梁建设为重点的沱浍河复航工程,打造综合交通承载体系。实施南外环、西环和永涡路等PPP模式建设工程,构建城市交通环路闭合圈。抢抓公路升级改造机遇,谋划、争取芒山西环和太丘、黄口西环项目,打造全城道路畅通体系。

  村级亿元建设工程。安排5大内容项目,总投资4亿元。2017年,计划完成2亿元。用两年时间,市级奖补7000万元,重点围绕基层组织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集党员活动、矛盾调处、村民议事、便民服务、农技推广、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基层阵地。

  面粉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安排14个项目,总投资27.6亿元,2017年计划完成14.5亿元。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30303”工程,发展优质小麦、大豆、花生。推动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推进麦客多二期、鑫鼎食品二期、华冠面粉加工、正源禽类肉食品加工、硒麦食品、卢师傅食品等项目建设,力争早竣工早达产。力促中幼食品项目落地建设。

  城区提标工程。安排25个项目,总投资4.9亿元。实施城区道路及配套工程,建设百花路、王庄路、广场路、商业路等道路,实现城区道路互通;实施东方大道、芒砀路、中原路人行道为重点的改造提标工程;完成牡丹路铁路桥涵建设,加强背街小巷及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以沱滨路、牡丹路、经开区、日月湖为重点的给水管网普及工程。实施城区出入口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六路环岛、永夏路、车集路等6个主城区的出入口。实施照明工程,重点做好以沱滨南路、城市轻轨风景带、散居片为重点的照明工作。实施城市信息化工程,整合统筹各类现有信息平台,以公安平台为基础,分步实现全市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筹建“96333”电梯安全智能监控运行平台。实施汽车运输港建设工程,在主城区周边规划建设3个停车综合服务区。

  生态提质工程。安排13个项目,总投资7亿元,2017年计划完成4.7亿元。完成汪楼沟风景带二期绿化工程和轻轨风景带绿化工程,基本完成沱河生态广场(中原路—东环路)建设,推进市域干线公路绿化廊道建设;加强水利河道治理,做好大青沟、雪枫沟、汪楼沟清淤工程,让护城河一池清水竞放优雅。启动建设城区水系+湿地闭合工程,推进西部湿地公园建设;统筹推进日月湖建设,协调推进还金湖建设。

  学校医院建设工程。安排15个项目,总投资4.7亿元。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推进3所幼儿园、2所小学(一建设一扩建)、2所初中、2所高中(一扩建一提升)和41所中小学“全面改薄”等9个项目建设。突出专科医院特色,支持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医院民生慢性病康复综合楼、中心医院儿科综合病房楼、妇幼保健院附属门诊楼、中医院新区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安置保障工程。安排17个项目,总投资21亿元,2017年计划完成9亿元。以货币化安置为方向,加快安置步伐,完成并分配盛世家园、益民小区等保障性安居住房;加快推进演集、侯岭等12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蓝色港湾南区搬迁安置项目,确保春节前入住;高度关注采煤沉陷区安置。倾力解决经开区、商务中心区、日月湖、还金湖建设中拆迁群众的安置住房问题,尽最大努力让拆迁群众“住有所居、家有所安”。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践行“为民务实清廉”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必须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发展的推动力、决策的执行力、矛盾的破解力和公正的引领力。

  一、增强“四个意识”,打造法治政府。

  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守政治纪律,恪守政治规矩,保持政治定力;坚持依法办事,按章理事,提高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促进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和广大群众社会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坚持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加强执法监督,引领新风正气。

  二、铸牢为民宗旨,打造务实政府。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让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践行“三严三实”,倡树“务实重干运作、马上办抓落实”的过硬作风,雷厉风行、真抓实干;压缩会议、改进会风,精简文件、改进文风,聚焦一线,察实情、干实事、求实效,以为民的情怀和务实的品格成就事业、造福人民。

  三、强化守土有责,打造担当政府。

  强化担当尽责,做到勇于创新、善谋敢为,无私无畏、敢于担当,不畏困难、不避矛盾;完善正向激励机制,为敢于负责者负责,为敢于担当者担当;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负重前行,克难攻坚、奋发进取。

  四、落实主体责任,打造廉洁政府。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八项规定”,自觉遵守廉洁准则;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守精神家园,守住底线,不触红线,树立干净公正的公仆形象。

  激情点燃梦想,实干铸就辉煌。永城人民正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坚定有力的步伐,奋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锁定全年目标任务,锐意进取、务实重干,主动作为、担当前行,加快“四个新永城”的建设步伐,以优异的战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