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永城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4114810015/zfbgs/20130301703100004075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3-01-31 有效性: 有效
文 号: 所属主题: 政府工作报告

永城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1-31 浏览次数: 【字体:

  一、2012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2年,是极其复杂、极为困难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省直管县(市)试点这一历史性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四个继续”为指导,以“双保双促”为重点,以“百日会战”为抓手,以“四五三三”工程为载体,着力保增长、破瓶颈,惠民生、保稳定,积极作为,持续求进,加速转型,务实发展,有效克服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影响,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持续求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测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70亿元,增长10%。境内财政总收入完成70.28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6亿元,增长18%;支出41.7亿元,增长2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4.2亿元,增长25.5%。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9亿元,增长1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32元,分别增长13%。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0.86亿元,较年初增长25.1%,贷款余额163.8亿元,较年初增长22.2%,上缴税金8016万元,增长30.6%。再次进入中国百强县行列,位居第90位。
  (二)乘势而上,“四大战役”战果丰硕。
  我们把握规律,突出重点,牵住“牛鼻子”,抓住关键点,乘势而上,积极作为,强力攻坚,以“百日会战”为抓手,打响了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四大战役”。经过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丰硕战果。
  1.项目建设硕果累累。 “百日会战”及“百日会战”回头看活动期间,共安排132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开工率100%;计划完成131亿元,实际完成140亿元,竣工项目54个,应竣工项目完成率100%。重点项目建设得到省政府大项目办的充分肯定。新建、续建亿元以上项目33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7个。涉及民生项目75个,占全部项目的56.8%。省、市重点项目37个,计划完成投资86.52亿元,实际完成114.5亿元。争取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市共争取上级投资项目118个,总资金31.73亿元,到位资金23.16亿元。
  2.招商引资成果显著。突出招商“四大重点”,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际利用省外资金46.68亿元,合同利用境外资金5000万美元,增长108%;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108万美元,增长56%。
  3.产业集聚区建设日新月异。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亿元,增长13.9%。其中,工业投资完成7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1亿元。在建亿元以上项目32个,其中,新上3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1个。投资26.9亿元的1×60万千瓦电厂、11亿元的福佳不锈钢等8个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目前,已入驻企业92家,其中,“三上”企业43家,从业人员达4.12万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建道路14条35.7公里,铺设自来水管网25公里、雨污管网40公里、燃气管网30公里,新建2座110kv变电站,完成道路绿化12.5万m2,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产业集聚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16亿元,增长37.6%,实现税收11.2亿元,增长11.5 %。
  4.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效果明显。全市100个社区完成规划修编80个、详规29个。新启动建设社区29个,16个重点交通沿线社区全面开工建设。建成社区面积417万m2,配套设施同步推进。新发展社区加工企业31家,新吸纳社区居民3.6万人。
  (三)见机而为,“五大活动”成效显著。
  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化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是全年我市保增长、促发展,保稳定、促和谐的着力点和关键点。我们以“三化”协调为抓手,开展了“五大活动”,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良好效果。
  1.工业经济难中求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33亿元,增长18%,完成增加值201亿元,增长10.8%,实现利润55亿元,上缴税金30亿元。进出口总额完成3936万美元,增长16%。工业用电量80.54亿度,增长9.4%。新上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7个。面粉企业成功组建五大集团,并完成注册。规划建设了食品产业园和皇沟产业园。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5家。科源电子铝箔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远征、宇花荣获“中国驰名商标”,3个产品获“河南省名牌产品”。我市被命名为全国唯一一家小麦粉知名品牌示范区。
  2.服务业发展实现突破。商务中心区规划通过评审,顺利得到省政府批复,是商丘市和省直管县市唯一得到批准的商务中心区。投资20亿元的振兴商务园区、投资15亿元的亿丰时代广场等7个大项目签约落地。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乡村级直营店20个。盛华物流园、西城区现代物流园和扩建的8个批发市场、新建的4个批发市场投入使用。投资3.5亿元,建设“智慧永城”、“数字永城”基站172座、无线网络热点88处,完成宽带小区88个。建成村邮站568个。投资1.4亿元,用于旅游“三大支点”建设。完成汉文化景区5条道路和文圣园绿化16.5万m2;开工建设了投资12亿元的五星级园林式中福酒店、投资3.6亿元的芒山主题公园等4个大型旅游服务项目。日月湖生态景区和陈官庄红色景区建设进展顺利。全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8亿元。
  3.城市创建再添品牌。蝉联“全省城市精细化管理优秀市”称号。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3个(侯岭、太丘、酂阳)、生态村4个。3个乡镇(太丘、顺和、城厢)荣获“中州名镇”称号, 2个乡(王集、刘河)实现改镇。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2%,增加2个百分点。城区控规实现全覆盖。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亿元。新修、扩建城市主干道路25.76公里;建成区间道路52条、人行过街天桥3座;建成运行第四污水处理厂和公厕20座、垃圾中转站5座;新增绿化40.5万m2。“两城”改造拆迁82万m2,建设81万m2。
  4.农业工作再创佳绩。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发放粮食直补等1.91亿元。粮食总产达23.5亿斤,增产3.5%,总产居全省第3位,实现九连增。投资2亿元的2000亩现代农业先导区正在加速推进。畜牧业产值40亿元,增长12%。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54家,流转土地27.4万亩。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6.4%。完成淮防林2000亩、生态市营造林6400亩。成功申报了全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重点县项目;完成骨干河道治理2条、干支沟6条;7.65万人民喝上放心水。完成15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
  5.交通建设提速发展。全年争取交通项目建设资金5.27亿元。济祁高速一期建成通车,二期开工建设。沱浍河航运工程进展顺利,完成投资3.5亿元;邢商永地方铁路顺利开工;郑徐高铁拉开建设序幕。建成全省最先进的驾考中心。完成省道大中修20公里、农村公路改建70公里、危桥改造418延米。创建文明示范路150公里。
  (四)改革创新,“三大突破”成效显著。
  1.“四大瓶颈”有效破解。资金供应及时。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开展政银企合作,加大贷款投放,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难题大大缓解。累计发放贷款91.7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42.6亿元。用地得到保证。全年上报用地15批次,审批土地10347亩,报批增减挂钩项目3个,审批土地2521亩。完成土地综合整治试点9个,审批建新区土地2797.6亩、拆旧区4137.5亩,节余补充耕地1739.5亩。全年共占用耕地6513亩,完成补充耕地8550亩,实现“占一补一”,有效保证了全市用地需求。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到位资金8552.2万元。环境制约缓解。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9%;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5座,超额完成全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人力资源有效保障。举办大型公益性招聘活动13场,提供就业岗位3.7万个,帮助1.2万名困难对象实现就业,完成就业技能培训2.23万人次。
  2.软环境得到优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行联审代办制,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严格推行首席服务官制度,116名领导干部服务116家重点企业。查处违法乱纪案件109起,营造了良好软环境。
  3.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十大民生工程圆满完成。全年投资29.9亿元用于民生工程建设,占财政总支出的71.8%。“十大民生”工程安排的46个项目全面超额完成。社保体系日趋完善。收取“五大保险金”6.15亿元,发放4.32亿元。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53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722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60人。扩建乡镇敬老院4所。6323套保障性住房和4个沉陷区安置小区建设进展顺利。归集住房公积金7.15亿元。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培训残疾人1500人。社会事业统筹发展。落实“两免一补”资金1.7亿元;永城职业学院新校址开工建设;建成市第五中学,扩建乡镇幼儿园29所;36个校安工程顺利完成。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了“先住院、后交费”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市医院新址投入使用,妇幼保健院完成主体工程;改扩建乡镇卫生院2所。建成示范文化站10个、示范文化大院100个、农家书屋160个;成功创建“中华诗词之乡”。
  (五)科学运作,“三个提升”再上台阶。
  1.安全生产水平提升。以安全生产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打非治违”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安全创建”活动,生产、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等安全监管不断加强,全市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2.社会管理创新水平提升。人口计生工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坚持“恳谈日”和“大接访”制度,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确保了党的十八大等重大敏感时期没有发生来自永城的干扰。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完成城乡社会治安监控二期建设,开工建设了拘留所、戒毒所和警犬培训基地;持续加强治安综合治理,全市社会大局稳定。“六五”普法深入开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3.科学运作水平提升。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建议、提案430件,办复率100%,满意率99%。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公务人员科学运作能力不断提升。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和信息公开,网上服务水平和政府工作透明度不断提高。
  此外,人民武装、审计、统计、气象、烟草、市志、人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12年是我市克难攻坚、亮点频出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相继荣获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小麦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中华诗词之乡”、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全省城市精细化管理优秀市、全省农村金融创新示范市、全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全省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全省民政工作先进集体等一系列“国字号”、“省字号”称号,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影响力和美誉度,激发了全市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斗志,为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做好2013年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各位代表!在国内外需求回落,全国经济下行,我市工业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的背景下能取得这些成绩,实属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和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市广大人民群众锐意进取、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驻永部队、政法干警和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永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有六点体会值得坚持和发扬:一是着眼宏观,谋划全局。我们审时度势,把握全局,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从困难着眼,从坏处准备,向好处努力。自年初开始,就明确了“四个继续”的指导思想,选准了工作突破口,找准了强力推进的主抓手和着力点,乘机而上,见机而为,难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求好。二是突出重点,强力攻坚。我们以重点求突破,以重点带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认真分析研究经济运行中新情况、新变化,盯住重点区域,打响“百日会战”;抓住重点行业,开展“五大活动”;制定重点措施,实现“三大突破”,取得了比预期还要好的效果。三是注重调节,赢得主动。我们适应形势变化,把握内外局势,因势利导,主动作为,把稳增长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把保企业运行放在稳增长的首位,适时开展了“企业服务年”活动,出台了“服务企业、共渡难关”的政策举措,开展了银企政座谈会、“企政手拉手”、领导联系企业等活动,促进了经济运行由缓中趋急向筑底企稳转变。四是统筹发展,协调推进。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注重处理好速度、结构、质量的关系,注重处理好加大投资与扩大消费的关系,注重处理好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注重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注重处理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系,注重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五是同心同德,合力攻坚。2012年最大的特点、最大的亮点就是全市上下同心,步调一致,说了算,定了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同心同德谋发展,心无旁骛图振兴的浓厚氛围。六是人民至上,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加快用领导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着力办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各项民生事业。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发展方式总体上仍然粗放,产业结构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的任务依然艰巨;二是服务业比重偏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任重道远;三是城镇化水平还不高,需求动力不足,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四是瓶颈制约依然严峻,节能降耗、用地需求的压力越来越大;五是领导方式还需进一步转变,一些干部工作方法、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还不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2013年整体工作部署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放眼国内外,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我市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同时,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十分严峻复杂,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与物价上涨压力并存,保持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许多新挑战。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同时,要清醒忧患,未雨绸缪,积极应对,赢得主动。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把困难考虑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谋划得更周密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就一定能够应对挑战,化解风险,克服困难,推动发展。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委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以信息化融合“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为路径,以“一城五区”建设为载体,以“富民强市、百强晋位”为总目标,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按照“持续求进,好中求快,加速转型,务实发展”的总基调,着力保增长、促发展,保民生、促和谐,保平安、促稳定,着力持续经济社会发展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排头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奋斗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其中,一产增长4%,二产增长15%,三产增长12%;
  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力争15%;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5%;
  5.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增长11%;
  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
  7.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
  9.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率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三)十大民生工程。
  1.安居工程。完成6323套保障性住房主体工程建设;新开工建设1000套保障性住房;完成采煤沉陷区10个村庄搬迁安置。
  2.就业工程。完成各类培训1.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56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00人;为 “4050”人员及零就业家庭人员提供600个公益性岗位。
  3.社保工程。改扩建3所以上敬老院;开工建设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及养老服务中心。
  4.教育体育工程。新建、改扩建标准化新型农村社区及农村小学100所;在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永城市第三幼儿园;改扩建农村公办幼儿园70所;开工建设东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市一高综合楼和市体育馆二期工程。
  5.城建交通工程。开工建设市规划展览馆和永城客运总站;修建雪枫路、文化路铁路桥涵;启动建设北环路;完成20座危桥的维修和重建;新开通城区公交线路3条,建设公交首末站、停车场;新上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修建一批城市区间道路;启动建设第五污水处理厂。
  6.电力工程。完成3万亩机井通电配套工程;完成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
  7.公共卫生工程。建成市妇幼保健院、市疾控中心综合楼、市卫生监督所、农合办和120急救指挥中心综合楼;改扩建王集、苗桥2所卫生院。
  8.文化惠民工程。开工建设永城大剧院;推进农村宽带进村入户工作;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
  9.饮水安全工程。新解决安全饮水8万人;建设日供水3万吨的城北水厂;对自来水进行除氟,改善供水质量。
  10.景观绿化工程。完成日月湖、永宿路西段、汪楼沟、淮海大道等景观绿化工程100万m2;开工建设沱南风景带。
  今年的奋斗目标,充分考虑了永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市情特点,考虑了我市所具有的发展基础,既符合上级的要求,也符合永城的实际。实现上述要求和奋斗目标,必须牢牢把握以下五个关键点。一要牢牢把握“持续求进,好中求快”总基调。坚持发展这一兴市之要,注重在持续增长、稳定增长,提高质量效益的前提下,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二要牢牢把握调整结构、加速转型这个关键点。统筹三次产业发展,稳定一产,提高二产,加速三产,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拉长产业链条,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三要牢牢把握开放带动、承接转移主战略。抢抓机遇,开放招商,承接转移,加速发展,“一招应多变,一举求多效”。四要牢牢把握“三化”协调、“四化”同步发展新路径。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着力释放内需潜力;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引领“三化”协调、“四化同步”发展。五要牢牢把握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执政本质。坚持民生为大、民生为重、民生为先,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全年重点工作安排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着力实施“两大攻坚”、加快“两大提升”、做强“六大载体”、强化“六大保障”、实现“两大改善”,即“22662”工程。
  (一)实施“两大攻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1.实施“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全年初步安排各类项目158个,总投资489.12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50个,总投资300.44亿元;市本级综合项目108个,总投资188.68亿元。谋划大项目。根据我市产业发展优势特点和资源禀赋,重点策划包装100个“四重一大”项目,充实到项目储备库向外推介。引进大项目。重点跟踪吉阳集团光伏项目、铝回收项目等洽谈成熟项目。同时,瞄准发达地区和国内外大企业、央企及上市企业,拓展新的项目资源,确保引进5—10亿元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争取大项目。根据国家、省政策导向、项目重点支持领域,抓好项目筛选论证和对接,落实报批要件,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大盘子”。全年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0亿元以上。推进大项目。加快沱浍河航运等58个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按照时序要求,达到或超过计划进度,早达产,早见效。加大永夏高速、沱南风景带等16个项目的前期协调工作,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
  2.实施“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坚持一手抓招商,一手抓落地,不断优化环境,打造软环境高地,推动招商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全年利用省外资金4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突出招大引强。紧紧围绕央企、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和各行业50强开展招商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突出工业项目。在招商引资谋划项目和签约项目的过程中,工业项目的比重在70%以上。突出主导产业。紧紧围绕煤化工、铝精深加工、钢铁铸造、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着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突出产业集聚。项目用地、环境容量等指标以保障入驻市产业集聚区的项目为主。
  (二)加快“两大提升”,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加快“工业提升”,推进新型工业化。进一步突出工业主体地位,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做大总量的基础上提升质量效益。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总产值768亿元,增长21%,完成增加值232亿元,增长15%。着力培大育强。引导中小企业通过兼并重组、高位嫁接、改制上市和创建品牌等方式扩大规模,做大做强。力争培育闽源特种钢集团年产值超80亿元,培育年产值超20亿元企业2个、超10亿元4个。全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8家。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创建国家驰名商标1—2个,国家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4个。着力壮大产业集群。抓住国家推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商丘市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的重大机遇,突出转移提升、突出板块承接,做强煤化工、铝精深加工、机械制造、钢铁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链式扩张和集群式壮大。着力产业结构调整。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加快引进核心技术和高精尖装备,做优面粉、皮革、纺织等传统产业,尽快“脱胎换骨”,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做大高成长性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建材等六大高成长性产业,提高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推动吉阳光伏发电、科源电子铝箔、智能电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经济运行调节。加强企业运行分析和预测,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健全重点企业煤、电、油、气、运的协调服务和保障机制,确保生产经营不受影响。
  2.加快“服务业提升”,壮大现代服务业。做强商贸物流业。按照“郊区大市场,城区大商场,社区便民店”的原则,积极发展各类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完善提升市场功能。启动建设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商业项目。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扩大物流产业规模。做好对外贸易,完成进出口总额4365万美元。壮大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和网上购物等新消费方式;大力发展养老服务、家政和社区生活服务业。大力引进金融机构和后台服务中心,成立澳洲联邦永城村镇银行。加快推进农信社改制,启动农商行的筹建工作。打造平台载体。通过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一批特色街区,打造一批商务楼宇,整合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做强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创建一批服务业知名品牌,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载体,提升服务业发展档次。
  (三)做强“六大载体”,加快“三化”协调发展。
  中心城市和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商务中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文化生态旅游区“一城五区”,是今年我市重点建设的“六大载体”。
  1.全面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实施“5个100”计划,建设大城市。即编制完成城区规划100平方公里,建设城市道路100万m2,城区绿化100万m2,“两城”改造拆旧100万m2,建新100万m2。突出“六城联创”。开展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宜居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创建活动,提升城市形象。突出规划引领。精心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永城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3—2017年)》和《2013年度建设规划》。突出设施配套。加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供排水、亮化、美化等各项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城市色彩和弱电入地工程。实施文化路北段、雪枫路北段、东环路等一批城区绿化景观工程。突出精细化管理。结合“六城联创”,在创新管理体制和构建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做到“责任有主体,管理无缝隙”,使城市规模与管理层次同步提升,城市品位与市民素质同步提升。
  2.持续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530亿元,实现税收12亿元。新上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以上的主导产业项目5个,3—5亿元项目10个,1—3亿元项目20个。强化项目建设。推进20万吨乙二醇、科信电缆、博德实业等15个在建项目,力争早投产、早达效;加快40万吨醋酸等5个项目建设,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促进年产5万吨磷酸三辛酯、蒙哥马利电梯生产等12个意向项目尽快签约。强化功能完善。加快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完成科源大道等5条道路建设,中原路沱河大桥建成通车,新建标准化厂房10万m2。强化环境优化。坚持和完善现场办公制度、项目联审联批制度、项目首席服务官制度和项目跟踪服务制度,为项目入驻提供“一站式”服务,确保“两不接触”。强化产城融合。完善详规,实现“三规”合一,无缝对接。加快集聚区内村庄搬迁步伐,年内所有群众全部搬迁安置。
  3.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范管理提升年”活动,规范立项审批、规划设计、用地审批、施工监管、社区管理,促进社区建设健康发展。坚持规划先行。按照“四规合一”要求,完成30个社区规划设计。把乡镇政府驻地作为今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优先发展。坚持政策引领。研究出台有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社区规划管理、资金筹措、建设用地、产权确权登记等配套政策文件。坚持持续推进。年内力争完成建筑面积20万m2以上社区15个。按照“五化”、“十有”标准完成芒山雨亭社区、刘河中心社区、演集丰庄社区、陈集中心社区、城厢阳光社区和汉源社区、薛湖中心社区、高庄幸福港湾等社区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坚持拓展创新。开拓发展思路,提升建设理念,创新体制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标准、督查奖惩,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管理的长效激励机制。
  4.加快推进商务中心区建设。加快规划编制。按照审批的总体规划,尽快编制报批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项目建设。对已具备签约条件的丹尼斯生活广场等项目,力争尽早签约。加快推进亿丰时代广场、欧蓓莎家居广场、豪德商贸物流等6个签约项目的开工建设。完成永城会展中心、金融街和商业街开发建设的招商工作。加快设施配套。加快商务中心区道路、管网和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商务中心区规划建设管理等相关机构,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制定科学有效的目标考核体系,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5.稳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先导区形象。整合涉农项目,完善先导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先导区综合示范窗口作用,建立优质高产良种繁育及高产示范基地,开展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与展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突出抓好小麦、玉米、大豆高产创建活动,全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过24亿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五大面粉集团为依托,加快主食产业园区建设,新入驻4家以上主食加工企业。新建、改建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29个,规划建设生猪产业集群1个。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流转土地50万亩。提升农业基础保障水平。搞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10万亩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5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
  6.强力推进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市为抓手,实施“双5双10工程”,打造5个文化艺术特色乡村,发展5家具有一定规模和品位的文化企业;打造10个社区示范文化中心,培育10家规范性民营文艺团体。落实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快推进农村数字化电视平移。争创“中国书法之乡”。全年接待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8%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5%以上。项目带动。全面推进中福五星级酒店、茴村书法文化产业园和芒砀山刘邦文化主题公园、地质公园、四星级悬崖酒店、四星级度假酒店等项目建设。完善文圣园、汉文化博物馆布展,完成东方科技乐园布展。加快日月湖三期工程建设,完成土方600万立方米;开工建设日月湖1.2万人搬迁安置工程。启动陈官庄陵园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完成崇法寺佛教文化旅游景区规划,力争开工建设。加强酂城造律台、龙岗黑堌堆、李寨抗大四分校等遗址保护。品牌带动。继续抓好芒砀山景区创5A和陈官庄烈士陵园创4A工作。完善日月湖功能设施,打造高端生态旅游区。创新带动。创新旅游推介方式,加强主题宣传推介,加强区域合作,与开封、徐州等城市签署框架协议,进行区域联动,开通旅游专线。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实现借力发展。服务带动。大力开展“旅游服务提升年”、“景区环境百日整治”活动,提高服务技能和水平,集中整治规范旅游市场。
  (四)强化“六大保障”,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1.强化基础保障。抓好交通建设。以打造“1小时交通圈和半小时交通圈”为目标,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快速推进济祁高速二期、邢商永地方铁路建设,沱浍河航运工程完成6亿元投资任务。营造良好环境,确保郑徐高铁工程顺利进行。搞好S327马开线建设;启动建设西城区货运站。积极争取永夏高速公路建设,全力打造环城高速。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06公里、危桥480延米。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适时开通新型农村社区公交线路。抓好电力能源建设。积极争取上级电力资金和投资项目,加快马牧500千伏变电站、日月湖35千伏变电站等一批重大电力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推进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抓好农田水利和气象服务建设。稳步推进东沙河综合治理、全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重点县等重大项目,抓好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推广节水灌溉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减灾防灾保障作用。抓好信息化建设。用信息化融合“三化”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智慧永城”、“数字永城”。充分发挥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以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建设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
  2.强化要素保障。资金保障。全年贷款实现“三个高于一个不低于”,即贷款增速高于经济增速,中小企业贷款、涉农贷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全部贷款增速不低于全省贷款平均增速;全年存贷款增长15%,力争20%;新增贷款25亿元以上;实现税收8600万元。土地保障。继续加大对上争取用地指标和土地三项整治力度,做好集约节约用地文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全年报批土地6000—8000亩,储备土地500亩。完成补充耕地8000亩,增减挂钩拆旧区4000亩。审批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村项目8个,新增耕地1600亩。人力资源保障。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引进“四化”建设人才、社会事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突出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完成培训1.5万人。转移安置农村劳动力1.5万人。
  3.强化软环境保障。优化发展环境。开展“环境整治年”活动,重点治理办事“五难”、涉企“四乱”、公路“三乱”、社会“五霸”和公务人员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吃拿卡要报等突出问题。优化政务环境。严格落实限时办结、联审联批、首问负责、“办事零障碍”等制度,完善规范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国有资产拍卖等监管措施。优化法制环境。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政府行为,端正执法理念,强化执法监管,严肃处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扰民、执法牟利”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法制环境。优化信用环境。弘扬信用文化,打造信用品牌,提高政府公信度和企业、个人的信誉度。培育2—3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4.强化财政实力保障。重点抓好开源、节流两个方面。开源是培植财源,做大蛋糕。巩固壮大现有税源,大力培植新兴税源;提高效能,挖潜增收,确保应收尽收;加强非税收入和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培育乡镇财源,提高乡镇财政保障能力。节流是优化支出,分好蛋糕。科学理财,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最大限度地降低行政成本,集中财力用于“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重点、促发展”。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公务卡支付制度。
  5.强化科技保障。充分利用好现有的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国家级面粉食品检测中心、河南省煤化检测中心,搭建更多门类的科研平台,争取培育1—2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申报成立龙宇煤化工、科源电子铝箔2个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6.强化安全保障。推进“平安永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邪教活动,确保全市大局持续稳定。推进“稳定永城”建设。夯实信访基层基础,畅通信访渠道,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推进“安全永城”建设。全面开展“安全创建”活动,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产品质量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和非法传销活动。加强超限超载车辆治理,确保交通运输安全。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五)实现“两个改善”,构建和谐美丽永城。
  1.实现民生改善。持续办好“十大民生工程”。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加强进度督导,确保圆满完成。切实增加居民收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突出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大力实施就业富民工程,强化技能培训,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质量。认真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大力支持各类群体自主创业。实现务工输出30万人次以上,工资性收入35亿元,完成境外劳务输出500人。完善社会保障。继续加大财政支出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标准和救助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参保率,努力实现社会保障人群全覆盖;统筹社会资源,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关心和照顾,继续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规范住房公积金管理,扩大归集覆盖面。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为目标,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县”;加快推进永城职业学院新校址建设。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为关键,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落实“先住院,后付费”等惠民政策;完善卫生服务设施,改善群众就医条件,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升出生人口素质,优化出生人口结构。
  2.实现生态改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永城”。加强节能减排。重点推进裕东电厂2×315MW机组脱硝工程、中水回用工程等,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改善城乡环境。加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力度,完成植树285万株,生态营造林2.5万亩。积极开展生态创建,创建省级生态乡镇4个、生态村6个。全面加强水源建设。严格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制度,禁止地下水乱采滥用。加强水源区水资源保护,保障供水安全。开展城厢等沉陷区生态湿地建设,提升区域水资源保障能力。强化生态保护。继续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综合整治,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确保重点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率100%。做好水质和大气自动监测站的运行管理工作,及时掌握水质和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府工作水平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描绘了更加美好的蓝图,指明了努力前进的方向。面对全新的发展环境、良好的发展机遇、紧迫的发展态势,我们必须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不断提高管理社会、促进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为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一)增强创新意识。
  开拓无边界,创新无止境。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勇于试水,善谋敢为,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为定势所困,不为视野所限,不为艰难所惧,用新思路、新举措开辟新道路,取得新突破。
  (二)增强法制意识。
  认真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开展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做到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政令畅通。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增强公仆意识。
  牢固树立人民至上、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时刻想着群众,紧紧贴近群众,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做到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殷实、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新生活!
  (四)增强廉政意识。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工作,做到有腐必反、有案必查、查必有果。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严明法与纪的“高压线”、公与私的“警戒线”,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风清明。
  (五)增强效率意识。
  大力精简会议、文件,简化行政流程,做到急事急办、要事快办、特事特办,确保工作快速推进、高效完成。坚持真抓实干,讲实话、办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行,行必果。敢于碰硬,敢于较真,敢于亮剑,只要有利于永城的发展,就雷厉风行,盯死看牢,一抓到底。
  各位代表!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须奋蹄。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发挥地缘优势和叠加效应,承东启西,呼应南北,联动发展,为建设集聚带动作用强的中心城市和富裕、文明、平安、生态、幸福新永城,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排头兵而努力奋斗!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