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永城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4114810015/zfbgs/20190311702000000925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9-11-20 有效性: 有效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信息

永城市1-10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20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工业下行压力,永城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1-10月份,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全市经济运行特点

1-10月份,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中,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为11.7%,位居10个直管县市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2%,位居10个省直管县市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9.9%,位居10个省直管县市第4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为12.2%,位居10个省直管县市第6位;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速为6.9%,位居10个省直管县市第7位。

(一)工业生产持续增长,新技术新产业增长较快。10月份当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9.5%,比上年同期增速(8.2%)上升1.3个百分点。1-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同比增长9.2%,与去年同期相比(8.2%)提升1.0个百分点,较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9.0%)提升0.2个百分点,高于商丘市(含永城市8.9%)0.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7.8%)1.4个百分点,位居10个省直管县市第3位。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12.1%,大中型企业同比增长5.0%;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7%,制造业同比增长9.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5.9%。分行业来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9.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个百分点;纺织服装、服饰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个百分点。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0%;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8.7%;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4.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增长,工业投资增速回升。1-10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9%,与上月相比基本持平,高于商丘(9.6%)0.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7.9%)2.0个百分点,位居10个省直管县市第4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速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同比增长7.4%,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9.8%。

1-10月份,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5%,与上月(8.3%)相比提升4.2个百分点,高于商丘(7.4%)5.1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同比增长447.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速为101.4%,制造业增速有所下降。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完成142.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完成64.62亿元,同比增长14.2%。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稳定增长,升级类商品消费增速较快。1-10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稳定增长,累计完成185.83亿元,同比增长11.7%,高于商丘(11.2%)0.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0.3%)1.4个百分点,位居10个省直管县市第3位。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30.97亿元,同比增长15.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30.43亿元,同比增长15.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0.53亿元,同比增长16.3%。按消费类型分,批发业累计完成368.0万元,同比下降3.9%;零售业累计完成299204.8万元,同比增长16.4%;住宿业累计完成992.7万元,同比下降38.3%;餐饮业累计完成9086.5万元,同比增长12.6%。

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长较快,1-10月份实现销售额29.96亿元,同比增长16.3%,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4.6个百分点。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金银珠宝类、书报杂志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同比分别增长45.6%、35.5%、31.0%、50.2%、45.5%、82.3%,分别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33.9、23.8、19.3、38.5、33.8、70.6个百分点。

(四)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金融机构存贷款稳中向好。10月份当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0.90亿元。1-10月份,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5.91亿元,为年初预算的81.5%,比上年同期增收3.90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5.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27亿元,同比增长9.7%,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1.1%。分部门看,国税组织地方税收完成24.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3.63亿元,同比增长125.9%;地税组织地方税收完成2.03亿元,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分税种看,国内增值税(含改征增值税)同比增长18.8%,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23.3%,城市维护建设税同比增长11.4%,资源税同比增长4.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78.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8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八项支出累计完成65.67亿元,同比增长9.2%,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3.5%;教育、文化传媒、社保、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交通运输和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共支出62.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8亿元,同比增长2.9%,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9.7%。

10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55.7%,整体流动性宽裕,较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意味着银行业务逐步回归本源,同业资金空转得到进一步遏制,银行投放贷款的积极性增加。1-10月份,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99.63亿元,较年初增加78.54亿元,增幅15.1%,较去年同比增长14.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26.83亿元, 较年初增加56.04亿元,增幅15.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33.78亿元,较年初增加41.77亿元,增幅14.3%,较去年同期增长19.3%。其中,居民消费贷款余额56.56亿元,较年初增加9.49亿元,增幅20.2%。  

(五)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10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4%,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5.5%,其中,畜肉同比上涨26.5%,蛋同比上涨2.3%,鲜果同比上涨8.9%;衣着同比上涨2.7%,居住同比上涨1.1%,生活用品及服务同比上涨1.1%,交通和通信同比上涨0.4%,教育文化和娱乐同比上涨1.0%,医疗保健同比上涨0.2%,其他用品和服务同比上涨2.3%。

10月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3438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74.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为194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21.6%;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数为398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为6116人;返乡、下乡创业人数为2089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人数为17262人;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人数为1261人。截至10月,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金额5190万元,其中,新增发放返乡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3575万元。总体来看,就业形势趋于平稳增长态势。

二、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一)高成长性、战新产业增速较快增长。1-10月份,高成长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1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30.1%,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3.6个百分点;战新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0%,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6.8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8.9%,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1.1个百分点。

(二)第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1-10月份,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增速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同比增长7.4%,与前三季度(3.3%)相比增长4.1个百分点,高于商丘(5.8%)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9.8%,高于商丘(13.3%)6.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0个百分点,增速位居10个省直管县市第3位。

(三)加大民生项目支出投入力度。1-10月份,民生支出累计完成62.6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78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教育支出累计完成15.89亿元,同比增长5.3%;科学技术支出累计完成1.63亿元,同比增长129.5%;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累计完成8.71亿元,同比增长2.4%;医疗卫生支出累计完成14.35亿元,同比增长0.7%;节能环保支出累计完成1.20亿元,同比增长58.5%;城乡社区支出累计完成12.59亿元,同比增长6.1%;农林水支出累计完成5.18亿元,同比增长32.5%。

总体来看,1-10月份,全市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各项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但是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继续增加,结构性矛盾依然较突出,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仍然较大。下阶段,我们应综合全市经济的现实运行情况,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大力激发市场活力和增强经济内在动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改革创新、加快动能转换,把经济增长潜力转化为增长动力,以夯实各项经济指标的基础,加快实现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