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永城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4114810015/zfbgs/20190303702000000902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9-03-20 有效性: 有效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信息

2018年永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3-2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8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理念引领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各项指标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总体上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在强力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商丘副中心城市,开启永城现代化新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532.32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63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38.64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233.06亿元,增长11.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1.4%,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4.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8%。全年人均生产总值达43069.7元,增长9.2%。

年末全市总人口157.60万人,常住人口123.88万人。出生人口16132人,出生率10.3‰;死亡人口9523人,死亡率6.1‰;自然变动净增人口6609人,自然增长率4.2‰。城镇化率达到48.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7%。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0.9%,商品零售价格上升2.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2.4%。

 

1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类       别

指  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1.7

一、食品烟酒

100.9

    粮    食

100.0

    鲜    菜

107.8

    畜    肉

92.1

    水 产 品

103.2

   

122.3

    鲜    果

102.6

二、衣着

103.9

三、居住

101.5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9

五、交通和通信

102.9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101.8

七、医疗保健

104.6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100.4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759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24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00人,实现劳务输出5.1万人次。

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55.76亿元,比上年增长6.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80亿元,增长9.0%。其中,税收收入28.65亿元,增长9.1%,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7.01亿元,下降0.8%。其中,教育支出12.98亿元,增长11.1%;科技支出1.16亿元,增长46.2%;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8.45亿元,增长12.9%;医疗卫生支出13.63亿元,增长37.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0.39亿元,下降7.6%。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16.2万亩,比上年下降0.09%,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67.6万亩,增长0.66%。棉花种植面积0.32万亩;油料种植面积0.52万亩,增长0.83%。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41.1万亩,增长2.5%。

全年粮食产量132.71万吨,比上年下降0.8%;棉花产量200吨;油料产量1500吨,下降25.0%;肉类总产量77200吨,增长9.0%;禽蛋产量122700吨,增长1.4%;奶产量2600吨,增长3.7%。

2201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327152

-0.8

    #夏粮

802362

-2.6

     秋粮

525368

1.7

油料

1500

25.0

    #花生

720

2.9

蔬菜及食用菌

1776323

0.8

水果(含果用瓜)

396887

13.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其中,轻工业增长17.5%,重工业增长4.4%,轻、重工业比例为30.1:69.9;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8.5%。

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以上的支柱行业有17个,增加值3亿元以上的支柱行业有11个,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3.6%;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10.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下降7.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下降2.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33.2%;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31.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2.3%;亿元以上支柱行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4.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全年原煤产量1381.76万吨,比上年下降3.6%;发电量71.51亿千瓦时,下降12.98%;电解铝27.80万吨,下降15.9%;小麦粉535.21万吨,增长4.3%,钢材产量220.57万吨,增长4.8%。

3201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1381.76

-3.6

   #无烟煤

万吨

333

-2.0

 洗煤

万吨

1034

-5.7

 洗精煤

万吨

634

-6.3

发电量

亿千瓦时

71.51

-12.98

小麦粉

万吨

535.21

4.3

饲料

万吨

67.56

-6.9

白酒

千升

23190

1.1

精甲醇

万吨

16.41

11.3

水泥

万吨

138.62

-3.9

钢材

万吨

220.57

4.8

电解铝

万吨

27.80

-15.9

万吨

3.78

-5.1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218个。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8.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全市共有资质内建筑业企业58家,比上年增加2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7.22亿元,增长20.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2.5%。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01.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4.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6.7%。

全年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56.6%。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3.0%,其中,住宅投资下降9.3%。房屋施工面积654.10万平方米,下降3.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14.04万平方米,下降2.5%;房屋竣工面积13.9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2.7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85.10万平方米,增长13.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61.71万平方米,增长26.0%。

全年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8.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9.1%。全年商务中心区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4.8%。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8.16亿元,比上年增长5.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4.31亿元,比上年增长6.2%。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160.19亿元,增长11.6%;乡村零售额42.50亿元,增长9.6%。分行业看,批发业26.95亿元,增长2.5%;零售业119.92亿元,增长13.1%;住宿业2.21亿元,增长12.0%;餐饮业53.62亿元,增长11.5%。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25.2%,饮料类增长38.1%,烟酒类增长57.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9.8%,日用品类增长17.2%,中西药品类增长45.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7.7%,家具类增长112.6%,化妆品类增长25.0%,金银珠宝类增长10.6%,汽车类下降6.8%。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2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出口实际完成410万美元,增长10.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468万美元,增长19.1%。全市招商引资引进省外资金69.9亿元,增长6.2%。 

七、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59亿元,比上年增长7.9%。

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5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0.13亿人,比上年增长12.0%,旅客周转量90571万人每公里,比上年下降2.1%;货运量0.35亿吨,增长35.0%,货物周转量669375万吨每公里,增长42.6%。另外,高铁、高速公路、航运、地方铁路等重大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高铁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完成通车;济祁高速拓展为京合高速,永城段全部建成通车;沱浍河航运主航道工程有序推进,交通区位新优势进一步增强。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95亿元。其中,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含快递)3.15亿元,比上年增长22.4%;电信业务总量4.80亿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49207户,移动电话用户1057185户,年末互联网用户142007户。                                                                                                                                                                                                                                                                                                              

全年接待游客321.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8%;旅游综合收入5.9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4处,其中5A级景区1处;星级酒店3个,出境游组团社和国内旅行社5家。

八、金融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19.65亿元,比上年增长2.2%。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21.09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70.80亿元,增长13.5%。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2.01亿元,增长5.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77.53亿元,增长13.5%;中长期贷款余额110.81亿元,下降4.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2592人,在校生5449人,毕业生1843人;普通高中招生7773人,在校生22264人,毕业生7443人;初中招生28081人,在校生68695人,毕业生16677人;小学招生27281人,在校生156730人,毕业生27370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22人。“两免一补”安排资金19865.8万元,资助困难学生29524人次。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4196人,预计经费支出6.11亿元。申请专利633件,比上年上升52.9%;授权专利339件,增长10.8%。

年末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5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完成产品认证的企业57家。全市强制检定计量器具6.03万台件。

十、文化和卫生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全年演出380场,观众人次38万人;文化馆1个,市级公共图书馆1个,乡级图书馆18个,图书总藏量250370册;报纸出版总印数209.6万份,期刊出版总印数2.9万册,图书出版总印数2.2万册;博物馆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68238户。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88卷。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7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73个;妇幼保健院1个,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57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6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其中技术人员33人;专科防治院(所、站) 1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7600张,卫生技术人员625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251人、注册护士3419人。乡镇卫生院28个,床位1718张,卫生技术人员1197人。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2元,比上年增长9.8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93元,增长8.7%;城镇人均生活费支出18401元,增长3.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23元,增长9.3%;农村人均生活费支出11289元,增长4.5%。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81338人,其中,参保职工71772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4586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1056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8152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1377822人,参合率达到99.0%。

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297万元,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655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8374万元,农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数45315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2948.57万元,救助38599人次。

年末收养性社会福利院收养人数69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9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520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360万元;接受社会捐赠2876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年末已发现的矿种17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0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7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非金属矿产6种。

年末全市建城区面积47.4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面积1978.48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758.54公顷,城市公共绿地面积718.8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3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1%,公园面积320公顷。全市城区有公共卫生间108座,垃圾中转站29座。

全市拥有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1个,区域气象观测站43个。全年平均气温为15.4℃。

全年共营造林296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033公顷;森林覆盖率24.7%。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75千公顷,全年因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5亿元。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伤亡事故9起,死亡8人。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13人,事故直接财产损失576.52万元。

注:

1.本公报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各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三次产业划分:根据《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国统字[2012]108号),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就业、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数据来自商务局;实际利用省外资金来自招商服务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客货运周转量数据来自交通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邮政局;电信业务数据、本地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数据来自联通、移动、电信公司;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教育、体育数据来自教体局;省级科技进步奖、申请专利、授权专利数据来自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质量检验、国家标准制定修订数据来自市场监督管理局;平均气温数据来自气象局;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有线电视用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博物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数据来自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综合档案馆、已开放各类档案数据来自档案馆;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卫生健康委员会;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据来自民政局;资源矿产数据来自矿业开发技术服务中心;建成区面积数据来自园林绿化环境卫生中心、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园林绿地面积,城市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数据来自园林绿化环境卫生中心;森林覆盖率、森林公园数据来自林业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应急管理局;城乡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永城调查队;其他数据来自统计局。(张胜男  陈芳)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