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永城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4114810015/zfbgs/20170304702500000847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7-04-25 有效性: 有效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信息

GDP超预期增长9.2% 首季全市经济发展表现抢眼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4-25 浏览次数: 【字体:

开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围绕“15358”作战路线图,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经济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季度经济运行来势平稳,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好的变化不断增加,实现了良好开局,为完成全年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

初步统计,一季度GDP完成105.49亿元,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9.16亿元,同比增长4.1%;二产完成55.58亿元,同比增长8.7%;三产完成40.74亿元,同比增长11.7%。

一、主要指标超预期

一季度“超预期”、“创新高”,成为当前我市经济数据的突出标志,GDP从去年四个季度的8.5%、8.6%、8.5%、8.8%,再到今年一季度的9.2%,我市经济发展呈献出一条平稳的上扬曲线,较去年四季度增幅提升0.4个百分点,好于预期8.5%,创2016年(删去)三季度以来GDP增速最高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9%,好于预期8.6%,从去年七月份开始,连续十个月呈稳步回升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12.4%,好于预期12%,创2016年以来的最高值;固定资产投资增13.7%,好于预期的13%;财政收入增速自全年7月份到今年2月份以来,持续呈个位数增长,今年一季度形势好转,实现11.9%的增长,好于预期。

农业稳。目前,小麦播种面积180万亩,其中,一类苗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50%;二类苗占45.4%;三类苗占4.6%。根据目前小麦苗情长势来看,如近期没有灾害和病虫害发生,今年夏粮预计为平年略丰年。畜牧业生产总体稳中有升:第一季度肉产量27429吨,同比增长90.6%。其中,生猪肉产量13014吨,同比增长1.17%,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养殖利润较好。

工业稳。从增速看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发展特征趋向明显,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71亿元,同比增长8.9%,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1个、0.9个百分点,已连续十个月保持8.5%以上的增长速度。其中市属工业成为拉动增长83%的份额,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7.4个百分点。从主导产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受煤炭价格上扬因素,煤炭产业完成增加值19.6亿元,同比增长8.2%,拉动全市增长2.5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增长2.7%,占全市工业比重为7.9%,拉动全市工业增长0.2个百分点。

投资稳。1-3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8.91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分别4.5、1.6个百分点,投资在稳增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从投资构成看,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占主导地位,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7.26亿元,同比增长8.4%,占44.4%,房地产投资15.72亿元,增长30.4%,占40.4%。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25.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9%,商品房销售破冰直上。工业、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对拉动生产、促进消费提供了巨大动力。从行业构成看,第三产业投资占比大,增速快,1-3月第三产业投资完成21.65亿元,增长18.3%,占比达到55.6%,分别超过二产9.9个、11.2个百分点;从资金来源看,民间投资完成35.55亿元,增长8.3%,占投资总额的90%,民间投资回升,进一步表明了市场供求关系总体趋好,市场活力有所改善,为民营企业的投资和发展创造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及发展环境。

建筑业形势好转,一季度总产值实现10.2亿元,同比增长24.4%。

消费稳。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43.91亿元,增速为12.4%,高于全国、全省分别2.4个、0.4个百分点。从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看,行业面总体向好。1-3月份,我市拥有的20个销售大类行业中,除书报杂志类较去年同期下降2%意外,其余19个行业全线飙升,增速较上年12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的行业有14个,占比达到7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增速较上年12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的产品占比达到55.9%。其中,服装、化妆、金银、体育娱乐、家电、家具、通信等行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速。

就业稳。在服务业快速发展推动、创业创新拉动、就业政策促动下,就业形势稳定。1-3月全市新增就业人数2380人,同比增长9%,完成全年任务的34%;城镇登记失业率3.8%,同比下降0.1个;外出务工人数达到53.25万人,较去年底增加7000人。

物价稳。1-3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同比上升0.7%,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品除去食品和肉菜核心CPI来看,消费价格形式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虽然CPI的水平基本上处于低位,在短期内也不用担心国内经济通货膨胀上升的风险,人们心理预期压力不大。

民生稳。始终把满足人民最大福祉为第一出发点,持续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民政事业、公共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和城乡统筹方面的投入力度。1-3月各项民生支出12.19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支出的76.7%,超出预期6.7个百分点。

二、结构调整促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一季度,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8.7:52.7:38.6,与2016年相比,一产下降5.1个百分点,二产上升3.6个百分点,三产提升1.5个百分点。

工业转型升级加快。高成长性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长快于传统产业,工业发展技术含量不断提升。1-3月,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现代家具、服装服饰六大高成长型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5.7亿元,同比增长12.5%,占比达到27.6%,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完成5.46亿元,同比增长6.3%,占比提升至9.6%。在高技术高成长企业增长的同时,我们部分传统产业呈现出有所复苏的良好态势,以另一种方式生长,冶金、建材、化学、轻纺、能源五大传统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0.4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1%,同比增长6.4%,拉动工业增长4.38个百分点。

需求转型升级加快。投资需求上,高技术产业投资、服务业投资在加快;1-3月高成长性制造业完成投资3.03亿元,占工业投资的17.5%,同比增长33.7%,高于全部投资增速20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完成投资3.4亿元,占第三产业投资的13.8%。消费需求看,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最典型的标志就是服务性消费加快增长。一季度,通信消费增长46.1%,文化娱乐消费增长382%。汽车类、建筑装潢类支撑作用明显,占限额以上零售额近40%的份额。此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催生了新业态、新模式。电商销售实现新突破,1-3月限上单位网上商品零售696.4万元,增长87%。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回升态势明显,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这充分说明我市的经济增长正在由投资拉动逐步向消费拉动转变。

供给侧改革取得新进展。从去产能看,一季度,原煤、电解铝、钢材产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原煤产量386万吨,同比增长4.1%,剔除陈四楼煤矿复工影响,3月份当月原煤产量130万吨,同比下降2.8%;电解铝86740吨,同比下降2.1%;钢材50.7万吨,同比下降1.02%。从去库存看, 2月底规上工业产品存货为20.5亿元,同比减少1.3%,已连续3个月下降。商品房去库存上,3月底库存商品房89万平米,比年初下降11%,商品房销售面积连续4个月保持在30%以上的增速,月销售8万平米以上。从去杠杆方看, 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从降成本看, 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8.97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8元。在补短板方面,薄弱领域投资得到加强。水利、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居民服务等行业投资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三、动能转换添洪力

(一)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业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不断涌现。1-3月份,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0%,服务业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稳定器

(二)经济增长先行指标稳中向好。

用电量增长幅度加大。1—3月份,全社会用电2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8%,比上年回升同期12.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预计达到19.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7%,比上年同期回升16.8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速回升,表明工业生产情况逐步转好。

中长期消费贷款(M2)增加。一季度,住户中长期贷款余额34.14亿元,较上月增加1.29亿元,较年初增加4.06亿元;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29.63亿元,较上月增加1.31亿元,占本期贷款增长总额的15.48%,这其中主要是房贷。本月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前期房地产利好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和促进农民进城购房支持政策等影响所致。

货运周转量加快。一季度全社会货运量增长13.3%,是近几年来首次出现十位数增长,这充分表明经济增长向好向快发展且势头不错可期。

(三)新增长点频现。1-3月份,去年新增的44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6亿元,拉动工业增长3.6个百分点。

(四)创新创业创出新动能。全市“双创”的热情迸发,1—3月份,全市共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174家,同比增长76.6%,其中,新登记企业410家,同比增长28.93%。

四、发展答卷创佳绩

一季度全市经济发展在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背景下,经济发展成绩单表现抢眼、春意盎然。

从社会层面看,1-3月份,永城市金融运行整体平稳,趋势向好。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5.09亿元,同比增长19.54%。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31.59亿元;居民消费贷款余额31.2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71.66亿元,同比增长10.68%。

政府层面看,1-3月份,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8141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8689万元,增长11.9%。全市税收收入完成60259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4.0%,与上年同期相比,增收17942万元,增长42.4%。主体税种同比增长38.3%,其中: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分别增长103.6%、31.4%、74.5%、22.8%。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5900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5008万元,增长18.7%。今年开局“钱袋子”的鼓起,更加凸显经济企稳向好的集中反映,特别是工业增值税、居民消费相关行业税收的稳步增长,体现出工业结构持续优化、消费需求持续升级。

从企业层面看,一方面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震荡回升3月份,煤炭平均售价727元/吨,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近一倍,与年初基本持平;电解铝价格13429元/吨,同比增长22.6%,较年初增长2.2%;螺纹钢价格3450元/吨,同比上升29.2%,较年初下降8.7%。另一方面是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改善。1-2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2.40亿元,增长22.4%;主营业务实现利润7.67亿元,增长373.5%。主营业务利润率提高3.96个百分点、百元成本降低率降低3.03个百分点。1-2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工业增值税)实现同步增长,分别增22.5%、374.8%、92.2%。

从居民层面,在岗职工(含劳务)年平均工资为12637元,同比增长3.3%。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实现9.6%,既跑赢GDP更跑赢CPI,为拉动消费增长,推进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下行压力勿估低

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从工业生产看,工业持续回升压力加大。一是工业对煤炭、钢铁、电解铝等主导产业依赖程度高,三个行业占比达高到50%,尤其是煤炭占比近30%,去产能效应影响大。新兴产业总量小,占比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加上支撑型的大项目缺乏,导致新旧动能转换、结构调整“阵痛期”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传统产业占比高(67.3%)、增速低(增长4.1%,低于全市规上工业4.3个百分点),使我市工业增速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二是主导产品价格回升属于阶段性、政策性上涨。目前煤炭均价在700元左右,同比增长40%以上,比年初增50%左右,属于“政策性”引导的价格短期上涨。铝价经历了低谷徘徊和缓慢反弹两个阶段,各大铝企相继减产和部分停产的效果显现,铝价有可能出现先扬后抑的趋势。三是从产能利用情况看,产能过剩依然成为困扰经济发展的关隘。目前我市煤炭、铝、面粉、饲料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0%、76%、60%、35%左右。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相对滞后。受传统观念、体制模式、组织和行为等路径依赖,使得企业和产业发展一味追求速度、规模、增值等短期盈利,而忽视和抑制了转型升级的价值实质,如创新、品牌、研发等。因而推进传统产业的结构性改革任务更为艰巨。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一方面新开工大项目减少,截止到3月底新开工5000万以上项目仅有3个,同比减少23个,计划总投资3.1亿元,同比下降97.3%,完成投资1.7亿元,同比下降93.6%。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个,同比减少20个,计划总投资2.8下降97.5%,完成投资1.4亿元,同比下降94.5%。另一方面投资资金供应偏紧, 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下降0.1 %,其中国内贷款下降78.5%,自筹资金增长7.4% ,其他资金下降25.1%,目前这个趋势仍在继续。第三是工业投资特别是高新技术投资、装备制造业投资、现代服务业、公共基础设施增速明显回落、占比下降。招商引资的项目落地较少,不能产生能动效应。

企业生产经营的要素制约依然较多。比如说劳动力、土地资源要素价格呈趋势性上涨,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的小微企业受自身贷款条件限制,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和问题短期内难以明显化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状况可能仍将持续。  尤其是神火、永煤集团的财务行为与我市贷款波动呈现高度相关性,去产能、降杠杆的政策背景下两大集团的工业贷款需求减弱。同时,经济下行期,银行业的信贷风险逐步暴露,不良贷款地增加使得银行业贷款发放更为谨慎。

经济增长不持续的内外压力并没有真正消去。从增长的动能来看,当前经济回暖能否持续仍有待观察。投资方面,预计支撑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走高的基建和房地产两大类投资的增速,在二季度后都会出现放缓。从杠杆率的趋势来看,在中央定调控风险的政策基调下,杠杆率快速上升的势头会被遏制;从趋势及构成来看,年内消费的下行压力不小;从价格趋势来看,物价高点已过,下半年物价将持续走低从而拉低经济数据的名义增速。

 

总体看来,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态势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同时还要清醒看到,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世界经济总体上复苏还是比较脆弱。从国内看,中国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正处在关键阶段,结构调整的阵痛还在释放,实体经济尽管有所改善,但企业经营困难还比较多,地区分化还比较大,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依然较大。对永城而言,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没有根本性缓解,各项转型升级的任务难度大,稳中向好、好中求进的基础还需要加强。所以下一步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及刚刚过去的两会决策部署,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五大工作重点、千方百计推进五大攻坚,全方位深化改革,用政策连续稳预期、用改革落地稳预期、用项目带动稳预期;要采取得力措施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现消费总需求持续给力。加强引导预期,深化创新驱动,在经济分化中推进产品结构的优化、转型、升级。要转变作风务,实重干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巩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这些好苗头、好变化、好态势。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