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永城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4114810015/zfbgs/20150305702500000826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5-05-25 有效性: 有效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信息

2014年永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5-25 浏览次数: 【字体:

    2014年,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面对严峻形势,牢牢把握“持续求进、好中求快、加速转型、务实发展”的主题主线,努力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促和谐。过去一年,困难比预料的要多,结果比预想的要好,既有量的突破,又有质的提高,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的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主要任务目标。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4122921万元,同比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5337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93753万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1083831万元,增长9.5%。三次产业结构为15.6:58.1:26.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3%。
 
 

1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类       别 指  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1.5
  #食品 102.0
      #粮食 103.2
       肉禽及其制品 98.3
       蛋 106.4
       鲜菜 93.0
   烟酒 99.8
   衣着 102.6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1.4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1.8
   交通和通信 99.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1.1
   居住 101.6
 

12014年永城居民消费同比、环比指数涨跌表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824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9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万人,实现劳务输出35万人次,引导农民工就地就业6756人。
    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477373万元,同比增长3.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7696万元,同比增长14.0%,其中,税收收入222192万元,同比增长9.8%,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9.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87714万元,增长12.4%,其中,教育支出149136万元,同比增长6%;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72053万元,同比增长4.8%;医疗卫生支出66583万元,同比增长15.4%。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01020公顷,同比增长5.9%,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05617公顷,增长2.4%;棉花种植面积783公顷,下降60.0%;油料种植面积2312公顷,下降59.4%;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28715公顷,增长3.0%。
全年粮食产量1279155吨,同比增长7%;棉花产量690吨,下降63.9%;油料产量9518吨,下降60%;肉类总产量93174吨,增长2.7%;禽蛋产量48636吨,下降3.5%;奶产量5700吨,增长7.5%。

2201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279155 7
    夏粮 765571 5.2
    秋粮 513584 9.9
棉花 690 -63.9
油料 9518 -60
    #花生 3608 -59.2
蔬菜及食用菌 1468341 7.3
水果(含果用瓜) 265563 -38.1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79万千瓦,同比增长0.3%;农用拖拉机44928台,下降2.9%;农村用电量42612万千瓦时,增长1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155762万元,同比增长1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43584万元,增长12.2%,其中,轻工业增长15.3%,重工业增长11.4%,轻、重工业比例为22.2:77.8。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12500万元,同比增长1.3%。

2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同比)

    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以上的支柱行业有17个,增加值3亿元以上的支柱行业有7个,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54887万元,同比增长32.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0142万元,同比增长23.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6218万元,同比增长14.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29514万元,同比增长6.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5735万元,同比增长11.9%;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34949万元,同比增长9%;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7628万元,同比下降1.1%。亿元以上支柱行业共实现工业增加值1809073万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3.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全年原煤产量1813万吨,同比下降6.8%;发电量7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1%;电解铝37.1万吨,同比下降9.2%;小麦粉434.3万吨,同比增长6.6%。

    表3201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1813 -6.8
  #无烟煤 万吨 415 -10.5
  洗煤 万吨 1642 -1.5
    洗精煤 万吨 869 -7.8
发电量 亿千瓦时 75 -5.1
小麦粉 万吨 434.3 6.6
饲料 万吨 77.54 9.7
白酒 千升 22145 4.7
精甲醇 万吨 8.3 -19
水泥 万吨 172.4 13.9
钢材 万吨 138.97 21.8
电解铝 万吨 37.1 -9.2
万吨 4.4 16.7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7.5亿元,同比下降3.04%;实现利税总额58.58亿元,同比下降16.9%;利税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7.6%。其中利润总额34.4亿元,同比下降22.9%。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37990万元,同比增长9.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34764万元,比上年增长21.0%。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7460万元,同比下降37.9%;第二产业投资1156744万元,同比增长15.6%;第三产业投资1436407万元,同比增长26.8%。农户投资34152.6万元,下降8.6%。
32014年各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速度(同比)
 
    全年工业投资1156744万元,同比增长15.6%。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90437万元,同比增长27.9%;其中,住宅投资168400万元,下降20.5%。房屋施工面积472.19万平方米,增长32.5%,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82.43万平方米,增长29.7%;房屋竣工面积3.0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5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80.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3.81万平方米,增长11.8%。
全年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9.84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01.01亿元,同比增长36%。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6861万元,同比增长5.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44699万元,同比增长7.7%。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3836万元,同比增长13.3%。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1012543万元,增长13.7%;乡村271293万元,增长11.7%。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91529万元,下降1.2%;零售业714524万元,增长15.4%;住宿业15033万元,增长23.1%;餐饮业362750万元,增长16.0%。
 
 
 
42014年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速度(同比)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5.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3.6%,日用品类增长33.3%,中西药品类增长22.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9%,家具类增长10.8%,汽车类增长13.5%。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305万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出口实际完成277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0.4%;实际利用外商投资3113万美元,同比增长29.7%。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4.2亿元,其中省外资金51.6亿元。
    七、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5717万元,同比增长4.4%。
年末公路客运量1928万人,旅客周转量129583万人每公里;货运量3368万吨,货运周转量940823万吨每公里。另外,郑徐客专、沱浍河航运、济祁高速二期等交通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综合交通体系正在形成,交通优势、商贸物流优势日益凸显。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6609万元,同比增长15.7%。其中,邮政业务9509万元,增长7.3%;电信业务57100元,增长17.3%。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8.6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72410户;移动电话用户926712户,增长8.6%;年末互联网用户133402户,增长18.4%。
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96.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亿元。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2处,其中4A级景区1处;星级酒店6个,出境游组团社和国内旅行社13家。
    八、金融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87222万元,同比增长8.6%。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123856万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22198万元,同比增长12.61%。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23702万元,同比增长10.7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29603万元,同比增长11.94%;中长期贷款余额1277572万元,同比增长7.2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2982人,在校生10939人,毕业生5185人。普通高中招生7536人,在校生21776人,毕业生6682人;初中招生16746人,在校生46240人,毕业生13777人。小学招生27951人,在校生145417人,毕业生16335人;特殊教育招收残疾儿童15人,在校109人。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3484人,经费支出32028.9万元。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家;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申请专利229件,增长18%,授权专利147件。
年末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国家检测中心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5种产品获得“河南省名牌产品”称号; 1种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市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26万台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年演出256场,观众人次350万人;市级公共图书馆1个,24小时自动图书馆3个,图书总藏量277130册,博物馆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教育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155750户。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期刊出版总印数64000册,报纸出版总印数198.4万份。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88卷。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4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6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专科防治院(所、站) 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5737张,其中医院、卫生院5737张。卫生技术人员535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40人,注册护士1966人。乡镇卫生院28个,床位1718张,卫生技术人员1173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154.06万人,常住人口121.10万人。出生人口13887人,出生率11.9‰;死亡人口7548人,死亡率5.75‰;自然变动净增人口6339人,自然增长率6.15‰。城镇化率达到40.81%。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471元,同比增长1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86元,同比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9%。
    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8万人,失业人员2680人,失业率为4.2%;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396人,保障金1869万元;农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数62155人,保障金7168万元;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2038.6万元,接受城乡医疗救助人数12605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1175691人,参合率达到99.3%。
    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869万元,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396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7168万元,农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数62155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2038.6万元,救助12605人次。
年末收养性社会福利院收养人数270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5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458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630万元;接受社会捐赠275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建城区面积38.0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面1862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480公顷,城市公共绿地面积44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5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4.83%,公园面积150公顷。全市有公共卫生间63座,垃圾中转站19座。
    全年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7.5%,完成了省里下达的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目标。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伤亡事故85起、死亡5人,分别同比下降10%和16%。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12人。
    注:1、本公报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各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