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永城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4114810015/zfbgs/20130312702000000821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3-12-20 有效性: 有效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信息

2013年永城市上半年全市经济形势分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20 浏览次数: 【字体:

 

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微观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行业市场行情低迷以及环保条件约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进入二季度以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采取果断措施,积极化解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化劣势为优势,变潜势为显势,扬长板,补短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升,上半年全市整体经济运行明显好转。但受需求不足等多种矛盾的影响,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不巩固,整体运行仍处于寻找新平衡的调整波动过程中,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经济增长明显回升。初步测算,上半年GDP完成182.1亿元,同比增长8.4%,比一季度快3.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与全省持平。总量居直管县市第2位,增速居直管县市第8位。第一产业增加值26.4亿元,同比增长3.4%,比一季度快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13.5亿元,同比增长8.3%,比一季度快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2.2亿元,同比增长12.4%,比一季度快4.2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今年麦播基础好,播期墒情好,科技含量高,科技指导到位,虽然受低温影响,部分农户小麦减产,但总体生产仍较稳定,加之全市夏粮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1万亩,增长0.65%,夏粮总产持平略增。价格触底回升,畜牧业生产恢复增长。年初生猪价格一路走低,导致部分养殖户亏损,家禽受速生鸡、H7N9禽流感的影响,养殖户深受重创,亏损严重。进入5月份,生猪、禽类价格触底回升,盈利空间扩大,养殖户对后期生猪价格预期较高,大型规模养殖户对后备母猪,仔猪的筹备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对要即将出栏的生猪尽量延长出栏时间,以增加体重,等价格再涨时抓住机遇提高收入,畜牧业生产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           
工业生产逐步回升,上升基础仍震荡波动。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1亿元,同比增长8.2%,比一季度快3.5个百分点。分月看,增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1-2月份增长3.8%,3月份增长4.7%,4月份增长8.4%,5月份增长13.5%,6月份10.1%。按隶属关系分,1-6月份永煤集团下降8.1%;神火集团增长11.1%;永城市属企业增长12.9%。分行业看,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等高成长产业及电力行业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汽车制造业126.5%,食品制造业86.5%,设备制造业9.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31.6%;高载能产业增速放缓,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6.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28.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9%。工业用电量呈波动增长态势。1-2月份工业用电量下降93.3%,3月份增长82.2%,4月份增长9.7%,5月份增长27.9%, 6月份增长11.6%。企业收入及利润增速下降。1-5月份,全市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实现356亿元,同比下降7.8%,实现利润21亿元,同比下降23%。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呈现积极变化,产业集聚区建设逐步推进,大项目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民间投资贡献率不断提高,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继续加强。投资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1-6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9068万元,同比增长25.9%,比一季度快3.7个百分点;6月份当月固定资产完成172848万元,同比增长27.7%。三次产业投资增速继续呈现“二、三、一”格局。民间投资贡献率继续提高,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较大,投资增长内生动力逐步增强。从民间投资的行业分布看,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1-6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1694万元,同比增长38.2%。产业集聚区建设快速推进,集聚带动作用进一步彰显。集聚区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继续扩大,大项目带动作用不断增强。1-6月,全市亿元及以上在建项目完成投资512308万元,同比增长44.1%,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到70.3%。房地产投资项目标准和起点较高,以商务中心区为辐射半径,打造永城特色的“商业航母”。 1-6月份,全市房地产投资完成111442万元,同比增长97.6%;施工面积29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8%;住宅面积25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6%。商品房销售面积170548平方米,增长77.6%;销售额52017万元,增长55.6%。
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稳步增长。1-6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11562万元,增长1.1%;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82709万元,增长18%;住宿业实现零售额7298万元,增长18.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5159万元,增长17.4%。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56元,同比增长12.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809元,同比增长16.8%。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1-6月份,永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涨幅较上年同期低0.9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4%,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2 %,总体上延续了去年的涨势,稳中有升。
财政收入增长稳定,财政支出快速增长。1—6月份,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4亿元,同比增长12.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8亿元,同比增长39.8%。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稳定增长。截止6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0.7亿元,比年初增加40亿元,增长16.6%;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5亿元,比年初增长12.9%;上缴税金4165万元,增长1.7%。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2012年以来,在金融危机、房地产调控、出口萎缩、内需不足、产能过剩和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市煤炭开采、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等支柱产业产品销售价格不断下降,行业亏损额居高不下,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全市经济增长面临空前压力。
(一)调结构任务仍然较大。2012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六大行业分别占永城工业经济的59.1%、12.2%、9.7%、7.1%、2.8%、1.2%,合计占91.7%。特别是煤炭产业占了近6成,可谓“一业独大”,在目前煤炭价格持续下滑,利润下降,产能稳定的大环境下,制约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主导行业市场行情差。1.煤炭开采和选洗业:煤炭综合平均价格706元/吨煤,较年初下滑20元,较同期下滑17%;1—6月份累计生产原煤1038万吨,同比增长1.8%,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6.4亿元,同比增长6.1%。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解铝吨铝亏损在2500元/吨,神火集团、科源电子已陆续关停部分产能。1—6月份累计生产原铝20.6万吨,同比下降2.9%,累计生产铝合金3.9万吨,同比增长13.7%,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3.7亿元,同比增长5.9%。3.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1—6月份累计生产钢材47.6万吨,同比下降41.6%,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4亿元,同比下降28.7%。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二甲醚价格波动较大,每吨亏损300元左右。在建的40万吨醋酸项目因市场行情不好,建设进度缓慢。
(三)大中型企业增长缓慢。1—6月份,大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1.9亿元,同比增长1.1%,大中型企业完成总产值208亿元,同比增长4%,增速比小型企业慢31.3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3%,其增长乏力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四)投资项目储备少,新上项目进展缓慢。目前,全市在统投资项目230个,比去年减少58个,同比下降24.3%。本年新开工4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项目不能按计划投产,影响全市经济增长;有些建成投产的企业产出效益低,进展缓慢,截止上半年全市只有3家新建企业申报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五)招工难现象依然存在。虽然近几年本地经济发展较快,工人工资水平不断上升,但由于企业技术含量低,劳动保障不健全,技术人员、熟练工缺口仍较大。
(六)节能降耗压力增大。受神火60万千瓦电厂并网发电影响,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受煤电铝价格下滑影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不降反升。上半年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32.7万吨,增长16.6%,高于全省17.3个百分点。上半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增长8.2%,高于全省(-10.6%)18.8个百分点,列十个直管县第九位。其中永煤集团137.3万吨,同比增长2.8%,因煤炭价格下滑,工业总产值累计-8.1%,至使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同比增长5.7%。神火集团83.3万吨,同比增长88.9%,虽然工业总产值增长11%,但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同比增长70%。由于两大集团综合能源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比重达到94.8%,造成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增长8.2%。
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加强调查研究、分析需求变化,强化监测预警,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做到见事早、行动快、应对有效,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重点关注工业经济的稳定运行,特别是帮助煤炭、电解铝、钢铁等行业重点企业增强信心、积极调整、开拓市场、提高效益;关注工业用电量、新开工项目、PMI、交通运输周转量等先行指标折射出的趋势信号;关注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对汽车、化工等产业发展的新挑战。另外,由于发达国家继续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了我国的输入性通胀风险,国内流通成本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品价格改革等也对未来控制物价上涨产生一定压力,需要切实做好相关应对工作,确保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二)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引导各地着力优化投资环境,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工作。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投资用在最直接、最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地方,用在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行业上。要加快新开工项目的落实和实施,确保新开工项目能够支持全市投资较快增长。努力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跟踪服务争取尽快达产达效。密切关注“国五条”出台后房地产市场变动情况,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确保合理的改善型需求得到满足,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三)全力稳定工业形势。要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对全市规模工业继续开展联手帮扶、服务企业活动。加强重点行业和大中型企业的生产和调度,保障生产要素供应,加强对市场需求的监测分析,帮助企业准确把握商机,积极开拓和占领市场。抓好大型企业的调度和分类指导,做好困难行业企业的帮扶,有针对性的做好“一企一策”,促其提速增效。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着力为企业解决好个性化困难,保证其稳定生产经营。对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的企业相关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与企业一道研究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尽快使企业早开工,确保企业后续满负荷生产。加快工业领域产业结构调整。积极鼓励大中型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转型。积极培育新的工业增长点,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融资平台服务和优化金融环境,切实解决中小型企业资金紧张和资金成本高的问题,力促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四)促进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当前,在国家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背景下,社会消费习惯、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将发生深刻变化。引导住宿餐饮等服务型企业积极适应需求变化,及时转变经营理念,重新确定市场定位,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更多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完善促进消费政策,积极培育旅游、文化、养老、健身等消费热点,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确保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
(五)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切实抓好夏种作物田间管理工作。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