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永城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4114810015/zfbgs/20200309702800000792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0-09-28 有效性: 有效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信息

永城市1-8月份经济运行形势持续稳定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28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永城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全面落实“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随着复工复产的稳步推进,经济运行渐次有序,生产需求继续回升,市场预期总体向好,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发展趋势来看,全市经济呈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

  一、全市经济运行特点

  1-8月份,全市经济各项指标发展稳中向好,整体经济运行持续稳定。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5.2%,位居10个省直管县市第1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同比下降5.5%,位居10个直管县市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3.6%,位居10个省直管县市第7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同比增长3.9%;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速同比增长4.1%。

  (一)工业生产趋于稳定,各行业增长较好。8月份当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9.6%,比上月增速(8.2%)提升1.4个百分点,高于商丘市(6.5%)3.1个百分点。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同比增长3.6%,与上月相比(2.7%)提升0.9个百分点,高于商丘市(含永城市2.3%)1.3个百分点,位居10个省直管县市第7位。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速有所下降,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3.7%,大中型企业同比增长1.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制造业同比增长6.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22.4%。分行业来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4.9%,在行业大类中所占比重位列第一,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1.5%,在各项制造业中贡献率排在第一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个百分点。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9%;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9.7%;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4.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1%。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向好,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增速趋于稳定。1-8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与上月(4.0%)相比提升了1.2个百分点,与商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比提升0.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1%)2.1个百分点,位居10个省直管县市第1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速依然是负增长,但是与上月相比有所提升,第二产业增速同比增长16.7%,与上月相比提升了1.2个百分点。

  1-8月份,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7.8%,高于商丘(1.6%)16.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1%)16.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下降8.3%,与上月相比提升1.0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完成108.6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与上月相比提升1.0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完成51.80亿元,同比增长1.7%,与上月相比提升1.8个百分点。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继续收窄,升级类商品消费增速持续向好。1-8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稳定增长,累计完成136.20亿元,同比下降5.5%,与上月(-6.7%)相比提升1.2个百分点,高于商丘(-6.8%)1.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8.4%)2.9个百分点,位居10个省直管县市第5位。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24.03亿元,同比增长6.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237891.7万元,同比增长6.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2444.2万元,与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相比上涨幅度有所缓慢。按消费类型分,零售业累计完成233501.5万元,同比增长6.6%;住宿业累计完成544.4万元,同比下降15.5%;餐饮业累计完成6290.0万元,同比下降5.6%。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继续保持回暖态势,拉动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

  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上涨幅度较快,1-8月份实现销售额23.35亿元,同比上涨6.6%,与上月(6.0%)相比提升0.6个百分点,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2.1个百分点。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有13大类增速涨势较好,其中化妆品类、五金电料类、体育、娱乐用品类、中西药品类、通讯器材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同比分别增长16.8%、129.8%、173.3%、39.2%、62.6%、115.1%。

  (四)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小幅增长,金融机构存贷款额保持平稳趋势。8月份当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完成2.7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57亿元。1-8月份,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8.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05亿元,同比增长3.9%,与上月相比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7.6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收2.05亿元,同比下降10.4%,较上月相比提升2.5个百分点,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2.2%。分部门看,国税组织地方税收完成18.1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收2178万元,同比下降1.2%;地税组织地方税收完成0万元,与去年相比减收2.03亿元,同比下降100.0%。分税种看,主体税种两升三降,其中: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29.7%、8.1%,增值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同比下降28.9%、13.7%、25.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69.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收2.69亿元,同比增长4.1%,与上月(3.4%)相比提升0.7个百分点。其中,八项支出累计完成55.17亿元,同比增加4.38亿元 ,同比增长8.6%,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9.8%;教育、文化传媒、社保、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交通运输和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共支出56.95亿元,同比增长6.1%,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2.4%。

  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存款较上月有所回落,各项贷款较上月增加,整体保持平稳增长。1-8月份,存款余额639.52亿元,较年初增加45.43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5.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72.72亿元, 较年初增加43.33亿元,增幅10.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57.63亿元,较年初增加18.1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9%。

  (五)就业形势逐渐向好,总体趋于平稳状态。1-8月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8184人,完成全年任务的90.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1%;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为2069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29.3%;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数为45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3.7%;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为9378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08.4%;返乡、下乡创业人数为1757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7.1%。截至8月,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金额375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72.1%,其中,新增发放返乡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2735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1.1%。总体来看,就业形势逐渐向好,趋于平稳状态。

  二、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民生投入力度

  (一)高新技术产业、战新产业较大幅度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17.6%,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0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与战新产业较大幅度拉动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整体呈现逐步向好态势。

  (二)加大新增投资项目力度,优化投资产业结构。7、8两个月,我市共新增投资项目59个,计划总投资50亿元,将会拉动下半年投资增长。1-8月份,永城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高于商丘(4.9%)0.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1%)2.2个百分点。由于疫情影响,第一、三产业增速有所下降,应在保持第二产业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加大对第一、三产业的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保持投资平稳增长。

  (三)居民存贷款保持平稳。1-8月份,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55.92%,整体流动性宽裕。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存款较上月回落,各项贷款较上月增加,整体看保持平稳增势,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加大民生项目支出投入力度,各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1-8月份,民生支出累计完成56.95亿元,同比增长6.1%,占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82.4%。其中,教育支出累计完成13.25亿元,同比增长7.7%;科学技术支出累计完成1.32亿元,同比下降15.6%;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累计完成8.36亿元,同比增长11.6%;医疗卫生支出累计完成13.68亿元,同比增长2.3%;节能环保支出累计完成7239万元,同比增长8.2%;农林水支出累计完成7.91亿元,同比下降12.2%;住房保障支出1.60亿元,同比下降6.5%。

  总体来看,1-8月份,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随着复工复产的大力推进,各项经济指标呈现持续稳定发展态势,“六稳”“六保”任务落实成效明显。但同时我们依然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稳定因素继续增加,结构性矛盾依然较突出,稳就业保民生压力仍然较大。下一阶段,我们应严格按照省、市经济政策总体部署,综合全市经济的现实运行情况,切实保障各项经济有序进行,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大力激发市场活力和增强经济内在动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经济增长潜力转化为增长动力,切实把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