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永城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4114810015/zfbgs/20160307701300000770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6-07-13 有效性: 有效
文 号: 所属主题: 国土空间规划

永城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简介(修改意见稿)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7-13 浏览次数: 【字体:

  一、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

  (一)规划期限

  近期:2014-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远景:2030年以后,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城市远景发展方向:城市远景用地主要包括环日月湖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和城市南北方向的拓展。对于采空塌陷区进行回填待完全稳沉后可考虑生态农业的开发和都市工业、物流仓储用地的布局,可考虑采用轻质建筑的建设形成。塌陷区形成的湿地水面进行整理后形成较好的城市景观,结合用地条件布局居住和文化娱乐功能。

  远景城市将形成环日月湖区、新城南北轴带拓展区和铁西发展区三大城市居住功能片区,同时,形成南部高端产业集聚区、北部都市工业集聚区和东部重化工工业区三大产业片区,以沱河为轴带,以日月湖为核心,以城市周边水系及自然景观为基地,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型城市。

  (二)规划范围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分三个层次,即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

  市域:包括永城市全部行政辖区,总面积2068平方公里。

  规划区:规划区确定为永城市中心城区及周边需要规划统筹的范围,总面积382.73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东至永城产业集聚区东片区,西至规划西二环路,北至规划北二环路,南至永登高速,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增长边界范围内面积142.0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期内总规划用地面积92.97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规划用地面积81.29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区东区规划用地面积11.68平方公里(独立工矿用地)。

  二、城市性质

  国家能源基地,豫皖苏鲁四省交界地区的副中心城市,以能源产业、食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文化旅游、生态宜居为特色的综合性工贸城市。

  两区:汉梁文化传承区、中原地区文化生态区

  三中心:豫鲁苏皖交界地区中心城市、商务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电子商务中心

  五基地:国家能源基地、中原煤化工产业基地、铝精深加工基地、食品加工基地、粮食生产基地

  新型工业市、繁荣商贸城、生态宜居地、中原大粮仓

  三、市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考虑到近年来永城市经济发展进程明显加快,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同时采煤塌陷区治理会涉及较大规模的搬迁人口,加快人口向城镇集聚。预测2015年城镇化率约为45%,2020年城镇化约为55%,2025年城镇化率约为65%,2030年城镇化率约为70%。

  预测2015年市域户籍人口156万人,2020年市域户籍人口162万人,2025年市域户籍人口168万人,2030年市域户籍人口173万人。

  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预测:2020年为52万人左右,2025年为65万人左右,2030年为80万人左右,远景峰值人口约为98-112万人。

  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一主”:中心城区主中心

  “两副”:芒山镇、酇城镇

  “双轴”:南北向市域主要发展轴;东西向市域次要发展轴

  “双心”:陈官庄乡、马桥镇

  “四区”: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东部红色旅游及综合产业功能区;西部能源及生态农业功能区;南部规模种植农业区。

  (二)市域城镇等级结构规划

  市域中心城市——市域副中心城镇——重点镇——一般乡镇四级结构。

  (三)城乡建设用地控制

  中心城区建设标准:中心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5平方米左右;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执行相关的国家、省技术规划规定。

  副中心城镇建设标准:人均城镇建设用地应控制在110平方米以内;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应考虑敷设本镇及周边各乡镇生产生活需求。

  重点镇建设标准:人均城镇建设用地应控制在110平方米以内;配建公共服务设施规模以满足本地服务需求为主,适当考虑服务周边乡镇。

  一般镇建设标准:人均城镇建设用地应控制在115平方米以内;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应考虑服务整个镇域;镇区基础设施配建标准应能满足本镇基本生产、生活需求。

  农村建设规模与标准: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宜控制在90—120平方米以内,一般不超过120平方米为宜。

  (四)市域历史文化保护及旅游规划

  1.保护结构:一城、两镇、三区

  一城:老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两镇:芒山镇、李寨镇省级文化名镇

  三区:北部梁汉文化遗迹分布区;中部古城历史风貌分布区:西部史前文物遗址分布区

  2.旅游发展主题:

  千古汉风、神秘芒砀;日月合璧、绿满汉源

  旅游集散、休闲新城;崇法寺塔、老街商贸

  红色之旅、爱国体验;龙山文化、萧何造律

  五、支撑体系

  (一)城乡交通“全域畅通”

  1.以永城市中心城区为核心,以芒山镇为次中心,构建以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高速铁路、货运铁路和水运为骨架的区域交通网络;

  2.以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体,构筑功能完善、高效畅通的市域对外交通客运网络,支撑和引导区域空间布局和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3.以国道、省道、县道等各级公路为骨架,建成中心城区与市域重要城镇间的快速联系通道,辐射带动市域各地区共同发展。

  4.完善客、货运交通场站建设。形成设施齐全、方便、安全、快捷的客、货枢纽及运输管理服务信息网络系统。

  尽量保持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建设的延续性,将中心城区规划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交通性、生活性性)、次干路、支路4个功能等级;规划延续现状城市道路格局,形成以方格网为主的道路结构。加强城市内外、组团间快速交通联系,作为城市道路网骨架,规划建设“三快三环,五纵十横”的骨干道路网结构;重要交通通道控制交通用地,预留高架和立交空间;完善交通广场、社会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

  (二)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全域均衡”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规划期末共形成五个市级公共服务中心,分别为:城市行政服务中心、城市体育中心、日月湖文化活动中心、北城公共服务中心、沱南公共服务中心。规划结合各城市居住区配套设置居住区级公共服务中心,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配置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各项公共服务设施。

  (三)城乡基础设施“全域覆盖”

  一是给排水设施:按照镇区人口规模设置水厂和污水处理厂。二是能源供应:变电站规划期末,实现每个乡镇至少设置一座35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继续完善煤矿矿区专用供电设施和线路。三是热力供应规划:2020年城区集中供热达到90%,重点镇达到60%;2030年城区集中供热达到100%,重点镇达到80%。四是环卫设施规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收集容器化,运输封闭化、操作机械化、处理无害化、消纳减量化。实现居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100%。2030年在近期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垃圾产量与处置能力动态平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