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永城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4114810015/zfbgs/20150305702000000755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5-05-20 有效性: 有效
文 号: 所属主题: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永城市201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5-20 浏览次数: 【字体:

  

永城市20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15年3月12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通过)

  

 

  

一、201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下,全市按照“持续求进、好中求快、调转并重、改革创新”的总基调,以“33633”工程为载体,着力稳增长、促发展,调结构、促转型,抓改革、促创新,强支撑、创优势,保民生、促和谐,全市经济运行平稳,主要指标符合预期,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扎实有力,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国民经济稳健运行,综合实力继续增强。

  

初步测算,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12.3亿元,增长10%。境内财政总收入完成67.67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77亿元,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0.06亿元,增长2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8.4亿元,增长13.3%;实际利用境外资金3113万美元,增长29.7%;进出口总额完成4305万美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86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9471元,增长11.8%。连续6年跨入中国百强县(市)行列,2014年位居第87位。

  

(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质量逐步提升。

  

全市三次产业比重大约为15.6:58.1:26.3,三产较上年同期上升2.1个百分点。

  

工业优势产业有效提升。六大高耗能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高出全市6.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3%。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成功申报开控水务、弥诺食品、彬光机电、中驰龙重工、黄海工程机械5家企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项科技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奖;积极培育神火集团、科源电子申报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创建省著名商标6件,培育省名牌产品4件。

  

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紧紧围绕商务中心区和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积极推进欧蓓莎家居生活广场、亿丰广场、金博大广场项目建设;大力推进装备制造产业物流园、龙宇国贸仓储项目、红星美凯龙、振兴商务园区等重点项目;积极改造升级百花市场、高楼市场、老城糖酒市场等农贸市场;全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500万元,综合收入2.5亿元。

  

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紧紧抓住院市合作共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综合示范市的机遇,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总产25.58亿斤,再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新建现代农业种植小区20个,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小区32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16家、家庭农场21家,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1万亩。被批准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市)。

  

(三)项目带动成效显著,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全年安排重点项目182个,年度计划投资19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1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2.5%。重点项目对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达到81.7%。其中省A类重点建设项目20个,当年完成投资44.2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6%。省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及联审联批完成情况居省直管县(市)第1位。加大了项目资金争取力度,通过发改委系统获批国家省投资项目116个(包括打捆内项目),总投资9.15亿元,到位中央和省资金4.3亿元。博得铝业、中录电缆、龙宇国贸仓储、豫丝食品高档快熟面、麦客多食品、鑫鼎食品、福鼎森食品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20万吨乙二醇、彬光机电、德兴诚新型建材、装备制造产业物流园一期、蕾薇食品等一批项目顺利建成;40万吨醋酸及其配套工程、北京新尚能、纳百川、香港皇朝家私、力广新能源、台湾中一食品、凤翔食品城(卢师傅)等项目开工建设。

  

(四)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完成了《永城市城乡总体规划(2014—2030年)》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完成了城市供水、园林绿化等4个专项规划编制。“两城”改造完成拆迁105.4万平方米,建设102.8万平方米。

  

中心城区新增市政道路20公里、绿化87.38万平方米,新建垃圾中转站3座、公厕5座。中原路罩面、文化路翻修、导流岛改造、雪枫路、文化路人行通道;3万吨城北水厂、雨污分流、弱电入地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完善新农村“十有一园”,建设美丽乡村。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按照“搞干净、放整齐”的要求,对道路沿线和乡镇政府驻地、旅游景点所在地的592个村庄进行了环境整治,建设了16条示范带,营造了“畅、洁、绿、美”的居住环境。

  

济祁高速永城段(二期)、郑徐高铁永城段、沱浍河航运工程、邢商永地方铁路(永城段)等重点交通项目快速推进;沱滨路、省道S324大修工程完工,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及“十百千”示范工程项目有序推进。增容改造变电站4座,35千伏、10千伏及3万亩机井通电配套工程全部完工。

  

(五)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生态建设取得实效。

  

以“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建设为抓手,完成营造林3万亩,义务植树286.4万株,城区新增绿化面积62.26万平方米;万元GDP能耗降低率预计下降6%;削减COD等主要污染物1540吨;裕东发电有限公司、神火发电有限公司进行了脱硫脱硝改造,达到了正常运行、达标排放;第五污水处理厂正式投运,产业集聚区2万吨/日污水处理厂项目、雪枫沟、汪楼沟生态湿地项目按计划推进;芒山、演集、薛湖、城厢、马桥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基本建成,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六)民生工程有序推进,民生保障逐步加强。

  

“十大民生工程”建设项目全部按时序顺利推进,其中,PM2.5检测系统和社区公交等建成运行。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824人,新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群体900人,实现劳务输出35万人次,社保一卡通工作全面启动。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对26所学校中小学校舍进行维修改造。完成了4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继续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面落实“先住院后交费”、新农合总额预付制度和按病种付费等惠民政策;新农合参合率达99.3%。新开工建设公租房500套,棚户区改造1680套,搬迁安置采煤沉陷区村庄8个。新解决14.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贫困村整村推进10个。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加快;人口计生工作稳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及时排查化解和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全市无重特大事故发生,社会大局和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七)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积极推进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细化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省直管试点县(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意见》。制定了《永城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进一步调整理顺部分部门之间交叉、重复的职责12项。工商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交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圆满完成,收购3、4路私营公交车,910路社区公交开通运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圆满完成,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正式启动。

  

虽然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仍然突出,原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难以持续,传统产业优势逐渐减弱,转型升级任务繁重。二是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仍滞后于第二产业,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当务之急。三是要素瓶颈制约依旧严峻,节能降耗、用地、用工、资源需求等压力很大。四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承载能力受到挑战,公共设施建设任务艰巨,财政压力日益加大。针对以上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2015年的工作中着力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20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及预期目标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抓好2015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2015年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讲话精神,以“稳中求进、进中提质、转型发展、改革创新”为总基调,以“33634”工程为总抓手,以“勇当排头兵、争做先行者、打造示范区”为总目标,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稳增长、促发展,着力调结构、促转型,着力抓改革、促创新,着力打基础、创优势,着力惠民生、促和谐,加快建设集聚带动作用强的中心城市和富裕、文明、平安、生态、幸福新永城。

  

    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改善环境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实际利用境外资金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左右;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目标,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

  

三、20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任务

  

围绕总体思路,实现全年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九项工作:

  

(一)着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是扩大有效投资规模。计划安排各类重点建设项目160个左右,总投资约550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00亿元左右。其中,省A类重点项目11个,总投资137.13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6亿元。一要千方百计为项目建设搞好服务。对全市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优先配置土地资源,优先保障环境准入,优先保障建设资金,优先办理各项手续,确保项目尽快启动。二要全面落实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组织管理、节点控制、建设环境等方面的督导机制,推动一批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三要继续加大上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市财政将争取上级资金前期费用列入预算,为争取项目资金提供更好条件。四要扩大民间投资。落实国家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进一步拓宽ppp项目的准入领域、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税支持、减轻企业负担,确保民间投资有较大增长。引导民间资本投向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公共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二是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一要增加居民收入。认真落实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确保农民生产收益增加;落实国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标准等政策,努力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二要实施消费扩大升级行动计划。实施养老健康家政、信息、节能环保、旅游休闲、住房、文化教育等领域消费工程,改造提升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商贸流通行业。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搭建招商平台,办好第八届中国(永城)面粉食品博览会。全年力争利用省外资金55亿元以上,同时建立“一个项目、一个指挥部、一个牵头领导、一名首席服务官、一个服务部门”的“五个一”工作机制,提高项目履约率、落地率、开工率、投产率。

  

(二)着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一是推动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发展。开展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增加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新增就业人员增长5%。促进产业集聚。围绕食品加工、铝精深加工、煤化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的主导产业集群。促进科源电子铝箔与日本东洋铝业的技术服务战略合作,推动汇金源铝业40万吨醋酸、20万吨乙二醇投产达效。提升承载能力。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学校、医院以及垃圾中转站、公厕等配套设施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推进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向产业集聚区覆盖,提升用工、融资、生活和行政服务水平。二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拉长煤—电—铝—铝精深加工链条,提高中高端产品比重,加快铝精深加工集群发展。拉长煤—煤化工—精细化工链条,重点推进煤化工产业园及其配套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构建煤—电—建材产业链,重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隔热隔音材料等节能环保绿色建材。加快钢铁产业产品结构升级换代,重点发展盘螺、钢板带生产线,提高产品竞争力。推进安钢闽源特钢公司年产金属镍及镍基合金系列产品160万吨改造项目建设,确保盘螺技术改造项目投产。支持以米、面、肉禽蛋奶等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走深加工、高端化、延链条的路子,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三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壮大科源电子铝箔、新尚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以上,申请专利180件。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2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0%以上。同时,推进“两化”融合,抓好品牌创建,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争创河南省质量强市。

  

(三)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

  

继续抢抓我省加快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重要机遇,以商务中心区和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为载体,统筹规划打造一批物流枢纽、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一是积极推进一批现代物流项目。重点推进盈和机械装备物流园、众品冷链物流园、龙宇国贸物流园等项目建设。百市通电子商务交易公司投入运营。二是推进商务中心区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先帅商业街、金融中心等项目,亿丰时代广场、金博大广场实现开业运营,振兴商务园区完成主体工程。三是提升文化生态旅游区档次。以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市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芒砀山汉文化景区创5A级,日月湖景区、金湖景区创4A级,亿丰·奥特莱斯休闲旅游街区创3A级工作。加快芒砀山汉文化旅游区、日月湖景区、陈官庄纪念馆景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谋划推动崇法寺景区、城造律台景区筹备建设,启动修复完善抗大四分校旧址和鲁雨亭故居四是全面落实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包括在财税、土地、融资等方面,出台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领域的政策措施。

  

(四)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要紧紧围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要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集中打造50万亩吨粮田和17.2万亩高标准粮田,全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5亿斤以上。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二期工程、全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水利工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依托“一园一会一城”(主食产业园、中国(永城)面粉食品博览会、中国面粉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发展龙头企业主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联动发展三类农业经营组织模式,构建适应产业化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格局。三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平台。加快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信用平台建设,构建普惠金融支持平台;成立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会和农村产权交易评估处置中心,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四是积极发展都市生态农业。以东西城区为中心,打造辐射城市郊区、周边乡镇及芒山旅游景区所在地的都市生态农业圈。

  

(五)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是编制好城乡总体规划。完成《永城市城乡总体规划(2014年—2030年)》报批,做好全域规划。不断完善镇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二是做大中心城市。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城、国家双拥模范城、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创建,着力抓好“四大工程”。完成排水、供暖、供燃、供水、照明、环卫和绿化等专项规划。加快城北3万吨水厂,积极谋划第二再生水厂,启动建设污泥处理厂启动东方大道人行道、商业路东段、公园路等道路建设改造。开展城市管理示范街创建活动,打造城市管理精品示范工程。积极实施城市色彩工程、弱电入地工程,加快推进楼顶绿化、楼体亮化,扎实开展门头招牌精细化整治。三是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市按照产业、村、土地、公共服务生态规划“五规合一”的原则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推进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化管理,确保建设依法依规。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服务功能,加强产业支撑能力建设;坚持以“三无一规范一眼净”和“搞干净,放整齐”为基本要求,“以五化八改”为整治内容,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四是做实基础支撑。继续配合推进济祁高速二期(永城段)、郑徐客专(永城段)建设;推进邢商永地方铁路(永城段)、沱浍河航运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省道S327(马开线)改建工程加快推进G343升级改造工程,开工建设S325(西城区至永夏交界处)改造工程;完成省下达农村公路建设和危桥改造任务;积极做好三宿铁路、东环路沱河大桥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开工建设永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继续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低电压治理工程、机井通电配套工程,争取新建华盛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以“数字永城”、“智慧永城”建设为抓手,积极创建全省“宽带中原”示范县(市),加快推进“无线永城”、“光网永城”建设,实现全市4G网络全覆盖。

  

(六)着力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一是突出抓好节能降耗工作。继续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考核,强化节能评估审查,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快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强市级节能监察能力建设。二是实施“蓝天工程”。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巩固提升燃煤锅炉拆除改造成果,加大煤场、煤矸石厂及料场扬尘和秸秆焚烧的治理力度;严格执行黄标车限行规定,完成淘汰黄标车省下达的任务。三是实施“碧水工程”。以截污治污为重点,加快中水回用工程以及乡镇社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雪枫沟、汪楼沟、小白河等城区河流管网改造和清淤工作。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改善水环境质量。四是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加快林业生态市建设,重点做好生态廊道、“百千万”农田防护林建设。加大对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复垦沉陷土地1800亩。创建6个省级生态乡镇、创建10个省级生态村。

  

(七)积极主动推进深化改革。

  

一是突出重点领域改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二是突出焦点领域改革。积极承接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八)持续加强民生改善。

  

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保持就业稳定,全年新增就业10200人,加快推进社保“一卡通”工作,持续扩大“六大保险”覆盖面。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竣工保障性住房2000套。规范管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不断提升敬老院管理水平;做好困难群体大病医疗救助工作;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和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二是完善社会事业体系。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发展数字电视用户33000户,送戏下乡200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一批唢呐、书法、绘画、杂技特色文化乡村。以创建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为抓手,改扩建、新建一批城区学校;整合农村教育资源,落实教师待遇政策;加强高中教育管理,提升高中教育水平,提高重点高校升学率。实施人才战略,加强职业教育,提升市民素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各项计生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建成市人民医院东城区病房楼、市疾控中心综合业务楼、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综合办公楼;做好新农合参保工作,参合率99%以上。广泛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推进家庭和睦、邻里和美、人际和谐,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三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企业诚信创建,积极推进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合示范试点;加强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治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信访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永城”;加强法制和民风建设治理,建设“法治永城”、“文明永城”;加强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九)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最后阶段,科学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对于适应发展的新常态,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新挑战,加快推进经济转型,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意义重大。一要理清规划编制思路。规划编制过程中,既要考虑国家、省为我市提供的重大战略机遇和有利条件,又要突出我市资源禀赋以及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广泛吸收社会各界参与研究和论证,充分听取专家意见,提出富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形成一个完整、系统并与省规划相衔接的总体规划。二要完善规划体系。市发改委负责规划纲要编制,年底前拿出规划纲要草案,经充分论证后报市人大批准。市直部门负责编制行业规划和专项规划,争取年底前全部完成。三要搞好上下对接。目前省里正在编制出台各行业规划,各有关部门要抓紧与省专项规划搞好对接,争取我市重点产业布局和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规划盘子。 

  

 

  $/main/infopublicity/publicinformation/file/2023/10/17/202310171406082786.doc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