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最新动态>详细内容
2023-11-01 00:56:23

拆掉养鸡场,保住“绿水青山”建起百果园,换来“金山银山”胡百胜转型记

来源:永城市人民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18-06-28 00:00:00 浏览次数: 字号:[小]   [大]

       “喂,你好!我是胡百胜。礼品西瓜?不好意思,西瓜早就卖完了。再过一个月,来摘火龙果吧!”6月24日,一下午的采访时间里,胡百胜电话不断,大都是购买礼品西瓜或预约采摘的。虽然很忙,但这位生态农场主心里却美滋滋的。

  创业的喜与痛

  胡百胜是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杏花营农场胡寨村的村民。就在一年前,他还是一位养鸡场老板。2010年,在深圳一家企业担任经理的他,返乡在本村开办了一家养鸡场。

  前两年,杏花营农场像胡百胜这样的养殖场共有62家。由于出身农村、熟悉养殖业、有管理经验,胡百胜的养鸡场经营得红红火火。

  然而,2016年正当胡百胜准备扩大养殖规模时,杏花营农场和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环保局的工作人员找上了门,养鸡场对空气、土地、地下水都有污染,他的养鸡场要被取缔。

  富民产业的背后,是生态环境的失衡。面对“眼前之利”和“千秋之功”的抉择,杏花营农场选择了后者。

  胡百胜同样面临痛苦的抉择,但他明白:不能用子孙后代的健康为自己眼前的利益埋单,那是“坏良心”的事儿。2016年12月,胡百胜带头关停了生意正兴隆的养鸡场。

  截至2017年10月,杏花营农场取缔了62家养殖场,彻底消除了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

  转型的苦与甜

  杏花营农场领导班子开始深思:生态要保护,经济也要发展,两者怎样平衡?杏花营农场选定了一条路子: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把农场打造成为集休闲观光、亲子娱乐、科普教育、四季果蔬采摘于一体的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

  杏花营农场组织胡百胜这样有创业经验的“本土人才”和有意投资高科技农业的企业家,先后两次赴山东、浙江考察,开阔眼界,学习经验。

  2016年年底,胡百胜筹资成立了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2017年7月,他建起占地60多亩的种植园;2017年8月,他成功种植1.2万平方米大棚火龙果。

  在杏花营农场的多方联系下,他奔走于省市农业科学研究部门,向专家请教各类水果的种植方法,在火龙果之间套种了草莓,同时还种植了礼品西瓜、哈密瓜、猕猴桃、百香果、蓝莓、树莓、果蔬盆景等,他要让种植园“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今年,我的礼品西瓜、甜瓜卖了16万元,桑葚卖了2万元,草莓卖了15万元!再有一个月,火龙果就可以采摘了,预计一年下来总收入能达到60多万元!”在火龙果大棚里,胡百胜满脸都是转型成功的幸福。

  胡百胜还有一个“大理想”。他告诉记者:“杏花营农场把我这儿当成了养殖业转型的试点,我一定得多和大家交流经验,争取早点让我这样的‘试点’推广开,形成生态农业链,让‘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相得益彰。”

  “目前,在农场的班村,又一个占地近100亩的集无公害果蔬生产、生物技术研究和农业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效农业园即将建成。”杏花营农场负责人介绍,“这是一个企业家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现在,杏花营农场越来越多的社区看到了甜头,开始谋划建设高效生态农场。”(本报记者 童浩麟 本报通讯员 刘云)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