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优化营商环境>他山之石>详细内容

济南:建设全国首个衔接审批制度改革的信用监管系统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1-29 16:31:07 浏览次数: 字号:[小]   [大]

90a4fac867374762a50ecc3eec908cb0.jpg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委市政府围绕《济南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金岩介绍,济南市开发建设了全国首个衔接审批制度改革的信用监管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监管。

  据了解,社会信用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济南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是济南市“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未来一个时期济南市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指引。为高质量完成编制任务,济南市发展改革委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实地调研;学习借鉴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先进经验;广泛听取了各部门、各区县和社会公众的意见;专门征求了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新华社、高等院校等10多名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与济南市“十四五”规划以及其他市级专项规划进行了有机衔接。今年1月9日,济南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济南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近年来,济南市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在济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济南市发展改革委统筹谋划、牵头推进,各部门、各区县各司其职、狠抓落实,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展迅速、成效显著。2018年12月,济南市获评山东省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2021年10月,济南市在85个参评城市中以第1名的成绩获评第三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2021年以来,在36个直辖市、省会及副省级城市中,济南市信用监测平均排名稳居前10名。

  信用顶层设计日趋完善,建立了涵盖市、区县、街道乡镇、村居四级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体系,累计出台市级信用制度文件近200个,涵盖政务、商务、社会、司法等信用工作重点领域。

  信用平台全面推广应用,济南市信用平台归集信用信息7亿条,建立了全市59万家企业,87万个体工商户,1065家政府单位,7882家社会组织,5703家事业单位的信用记录和信用档案。为各级各部门开通账号3000余个,嵌入了26个部门自建业务系统,累计提供查询调阅服务1500万次。“信用济南”网站建成并向社会提供各类信用查询服务,日均点击量近6万次。2020年12月,济南市信用平台获评“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标准化平台网站”荣誉称号。

  信用联合奖惩全面落地,建立了“发起-响应-反馈”的联合奖惩工作机制,40个市直部门在448项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中开展信用应用,省“信用核查”和“联合奖惩”系统已嵌入市区两级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在财政资金补贴、资格资质审核、公共资源交易、行政审批服务、评先评优等领域依法依规实施失信联合惩戒1.2万次,“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处处受限”的联合奖惩大格局已基本形成。

  “信易贷”走在全国前列,2020年8月,济南市“信易贷”经验做法被国家发展改革委专刊通报推广;10月,在全国“信易贷”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截至目前,全国“信易贷”平台济南站已注册企业28701家,入驻金融机构64个,发布金融产品248款,帮助企业获得信用贷款248亿元。

  信用监管机制建立完善,开发建设了全国首个衔接审批制度改革的信用监管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监管,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制度,对全市59万家企业定期开展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建立了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

  擦亮“信用济南”城市名片,举办各类诚信宣传活动3000余场,成功举办2018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城市信用联盟高峰会议和2019年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等国内信用建设顶级峰会,200多家各级媒体对济南市信用工作进行了深入报道,“信用济南”已经成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的靓丽名片。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