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优化营商环境>他山之石>详细内容

濮阳市“清丰模式”叫响全国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2-21 14:48:41 浏览次数: 字号:[小]   [大]

c31c9270caaf4356aac212eca0e2f704.jpg

  近年来,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濮阳市清丰县通过组建一个协会理顺关系,实施一个计划提升素质,建立三项机制激发动能,构建三个联动汇聚合力,创造了行之有效的人民调解“1133”模式。成功调解案件量由每年1000余件增加到6000余件,同时信访量大幅下降、诉讼案件得到有效分流,85%的村成为“零上访”村。这一模式被司法部调研组称为“清丰模式”,作为样板在全国推广。“清丰模式”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对症了困扰基层多年的21个痛点问题。

  组建一个协会对症的5个问题。濮阳市清丰县于2018年6月份组建了全省县级人民调解员协会,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为社会团体法人,经公开招标,成为个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人民调解员协会。75名专职人民调解员由协会招聘并统一派遣到县乡各人民调解委员会,智慧调解平台得以运行。

  实施一个计划对症的4个问题。濮阳市清丰县于2019年底从浙江省枫桥镇引进知名调解专家蔡娟,实施“娟子式调解员”培养计划,成立了以蔡娟为书记的人民调解员协会党支部。坚持每月举办一期调解员培训班,每两个月让蔡娟带一名学徒,已培养出7个品牌调解工作室,队伍整体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建立三个机制对症的5个问题。清丰县建立了奖惩激励、身份激励、竞技激励三个机制,充分调动了调解员的积极性,培养和留住了一批的年轻调解人才,增强了调解员的职业荣誉感。

  构建三个联动对症的7个问题。濮阳市清丰县构建了“访诉调”、“律心调”、调解组织三个联动机制。形成了信访接待、人民调解、行政裁决、司法确认、简案速裁、行政争议化解等无缝对接和一条龙服务,提高了调解成功率,提高了承办集体访案件的能力,打通了体制机制堵点,矛盾纠纷得以及时发现与成功化解。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