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优化营商环境>他山之石>详细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共补充修改92处 主要集中在稳经济、促创新、惠民生三方面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3-14 15:06:51 浏览次数: 字号:[小]   [大]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3月11日下午在国新办举行的吹风会上介绍,全国两会期间,对从各个渠道汇集的代表委员意见建议,进行系统梳理汇总,逐条认真研究,本着能采纳尽量采纳的原则,对《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共补充修改92处,很多修改之处综合了多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

  据记者了解,《报告》补充修改主要集中在稳经济、促创新、惠民生三个方面。

ab761fa14e4a45e686f80515b50d460f.png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图片来源:国新网)

  补充“加强灵活就业服务”内容

  《报告》在稳经济方面的修改,涉及财政、货币、就业政策以及保供稳价、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内容。

  向东介绍,比如,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有效支持方面,将“推进涉企信用信息共享”补充修改为“推进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方面,补充了“加强灵活就业服务”“大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等。

  确保粮食能源安全方面,补充了“继续做好能源、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工作”“打击哄抬物价等行为”。

  重在继续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倾向

  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对《报告》的科技创新部分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充分体现了各方面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期盼。

  在此方面,向东介绍,《报告》主要修改了多处,如“增加‘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的表述”。他提及,“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这一比重要提高到8%以上,2021年为6.09%。

  此外,评价机制是创新活动的“指挥棒”,评价机制改革一直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也是三年攻坚方案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报告》还增加“深化科技评价激励制度改革”的表述,“重点是在继续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的同时,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向东说。

  《报告》在修改中还补充了“加强科普工作”“弘扬科学家精神”“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内容。

  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修改近30处

  惠民生方面,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比较集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服务等领域修改近30处。

  发布会现场,向东介绍,比如,在社会保障和服务方面,补充“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等内容,将“减轻家庭养育负担”补充修改为“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将“强化未成年人保护”补充修改为“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和心理健康教育”。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