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优化营商环境>他山之石>详细内容

深学实干! “营商云讲坛”开展“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打造数字营商改革高地”系列研讨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02 11:04:38 浏览次数: 字号:[小]   [大]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打造数字营商改革高地,11月25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营商云讲坛”系列研讨活动。首期由湖州市发展改革委和衢州市营商办进行在线分享,全省从事营商环境工作的同志参与在线学习交流。

  湖州市发展改革委分享

  42bfb18aaaa04148b2f5b9384320c913.jpg

  2022年以来,湖州市坚持系统化、全域化、制度化、实战化“四化”并进,奋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大力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全力推动经济稳进提质。

  系统化谋篇布局。湖州市围绕“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主线,市委主要领导谋划部署“周三恳谈会”和“营商月评议”两大工作载体,构建听取、研究和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的工作闭环。以打造创业创新环境、要素供给环境、政务服务环境、诚信法治环境、尊重尊崇环境和工作保障环境“六大环境”为重点,增强企业家归属感、获得感和满意感。

  全域化真抓实干。在政策制定、工作载体、工作实效上,坚持市县(区)同频共振。将营商环境评价20项一级指标和77项二级指标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促进部门组团、协同联动。强化政企互动,设立“湖州民营企业家节”,邀请企业家参与营商“好案例”评议和颁奖,推动形成“政企同心”的浓厚氛围。

  制度化建章立制。制定并落实每周三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方案,落实“三有推定”,即对企业家诉求做“有事推定”,对企业家难题做“有解推定”,对企业家批评做“有过推定”。开展指标“日监测”,构建“指标预警、部门自查、协同对接、限期整改”工作机制。

  实战化解难纾困。对企业反映的个性问题和建议,第一时间交办相关部门(县区),第一时间研究落实整改措施。对企业反映的共性问题,列入“月例会”的重要议程,研究会商解决方案。由企业家主导,打造形成一批典型经验。

  衢州市营商办分享

  36a5410382df4440b0cbcf69141ed885.jpg

  衢州市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先发优势,围绕“便商、招商、安商、育商、护商、扶商”主线,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赋能助力。

  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应用率达30%以上,在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积极推行应用信用报告,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中信用应用率达98.7%。全国率先引入公证机构参与二手房资金监管,已累计监管资金1.47亿元。

  构建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服务试点工作,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保险业务发展和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融资。跨部门监管率达30.43%,“综合查一次”获司法部官网推广。设立29个商事“共享法庭”,衢州市法院一审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平均审理用时同比缩短10.09天。

  构建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优化企业开办和退出流程,实施歇业备案“一件事”办理。简易低风险小型项目适用范围扩大至“10000平方米”,探索“交地即交证”、“验登合一”改革。依托市“企业管家”平台,整合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等24家单位的合规证明,解决企业开具合规证明痛点堵点。

  构建更具活力的惠企环境。搭建“1+4+8+N”工作体系,探索实施“预拨制”审批改革模式,“免申即享”或“即申即享”类政策达到77%,政策兑现平均提速90%以上。建设衢州多式联运枢纽港,布局形成“一港、三基地”,提升物流降本增效能力。

  构建亲商重商的社会环境。建立市政府领导挂联区块服务机制,构建了“1+33+65+N”服务企业网络,实现专业性精准服务。构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企业家“亲清半月谈”对话机制,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清障”行动,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