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城市推进仲裁工作进一步融入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政策解读要求
近日,我市印发了《永城市推进仲裁工作进一步融入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帮助公众和实施单位更好地理解该《方案》,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问:对于仲裁制度,社会各界还不是十分熟悉,那么请问什么是仲裁?
答:仲裁,是指当事人按照民事纠纷和商事纠纷发生前或者发生后当事双方达成的协议,自愿将有关纠纷提交仲裁机构,对纠纷的事实和权利义务作出判断和裁决,以解决双方纠纷,维护正当权益的一种法定制度。在我国,仲裁是解决民商事纠纷的重要制度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2条明确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均可以申请仲裁。
问:印发实施该《方案》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推进仲裁工作更好地发挥作用,融入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结合当前有关部门行业合同仲裁条款规范不到位、引导支持使用仲裁制度化解经济纠纷不充分的实际情况,急需出台文件指导各单位特别是经济运行主管部门单位,学习贯彻仲裁法律制度,加强合同仲裁条款规范,积极主动运用仲裁制度化解发生的各类民商事纠纷,营造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
问:该《方案》的背景依据是什么?
答:2018年1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升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8〕76号),要求推进仲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完善包括仲裁在内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2022年3月30日,《河南省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条例》经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该条例明确规定要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以及诉讼等途径,形成相互衔接、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及时有效预防化解矛盾纠纷。2023年6月9日,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推进仲裁工作进一步融入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实施方案》,要求各县(市、区)各部门制定本地或本系统的具体实施办法。
问:仲裁和法院的诉讼都是解决民商事纠纷的重要制度安排。那么,法院的诉讼相比,仲裁有何优势?
答:仲裁作为一种在国际上通行的、主要解决经济纠纷的法律制度,其特点和优势十分明显。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一是自愿性。自愿性是仲裁的基本属性,构成了仲裁与诉讼的根本区别。自愿性是指当事双方自愿将纠纷提交仲裁解决,不受法院管辖权的限制。此外,在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员的选择,仲裁程序的选择、审理方式的选择、结案方式的选择方面等,都可以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二是独立性。根据《仲裁法》,仲裁机构独立于行政机构和其他机构,仲裁机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庭独立办案,独立仲裁,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也不受仲裁机构的干涉,显示出极大的独立性。三是权威性。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根据《仲裁法》,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就是说,仲裁裁决一经仲裁庭作出,即为终局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四是保密性。仲裁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以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商业信誉。五是专家断案。按照《仲裁法》:仲裁委员会应当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仲裁员,并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达到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从事仲裁工作满八年的;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的;曾任法官满八年的;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的;具有法律知识、从事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这五个条件,就是仲裁界所称的“三八两高”的仲裁员标准,由此,也奠定了仲裁“专家断案”的优势。
问:推进仲裁工作进一步融入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的重要措施有哪些?
答:(一)广泛宣传推广仲裁法律制度。把宣传推广仲裁法律制度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普法教育和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主动了解仲裁制度,掌握仲裁知识。
(二)规范合同仲裁条款。各相关单位要加强行业合同管理,在合同争议解决条款中全面规范使用仲裁条款,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权利。
(三)推进“诉裁对接”“调裁对接”。商丘仲裁委员会驻永城市办事处要加强与人民法院的协调沟通,加快建立诉讼与仲裁相衔接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诉讼与仲裁衔接的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工作衔接内容、具体工作要求,加强诉源治理,强化司法监督,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多途径、低成本、高效率的纠纷解决方式。市司法行政部门要大力推进人民调解组织、律师调解组织和行业、商会调解组织与仲裁机构对接,对无法达成调解协议但适宜仲裁的案件,引导矛盾双方适用仲裁方式解决。
(四)健全仲裁工作协作协调机制。健全仲裁协作协调机制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加强与商丘仲裁委员会永城市办事处协商,建立长期联系协作机制,通过开展仲裁法律知识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广大市场经济主体提供更加便利、专业、高效的仲裁服务。
(五)全面提升仲裁服务水平。对涉招商引资、政府投融资、政府采购、重大公益项目建设等发生的仲裁纠纷案件,仲裁委员会要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办案质量,推进快受理、快办理、快结案。
问:在推动仲裁工作进一步融入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方面,文件都做了哪些具体规定?
答:一是确定了主要工作目标,明确以招商引资、土地开发、工程建设、房地产交易、金融借贷、市场买卖、物流运输、保险理财、知识产权、生活消费等领域为重点,宣传推广仲裁法律制度、规范合同仲裁条款、支持运用仲裁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二是明确了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责大力推广仲裁制度。如文件规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要向各类市场主体宣传、推广合同示范文本,指导正确适用仲裁条款,支持运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这些任务都很具体,操作性很强。
问:文件中推广仲裁的这些规定都是强制性的吗?
答:不是。这些都是指导性规定。是否将纠纷提交仲裁解决,仍由纠纷双方当事人商定。
解读单位:永城市司法局
解 读 人:潘博
联系电话:137 8168 6631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