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永城资讯>详细内容

汇聚品牌力量 赋能高质量发展——我市品牌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综述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29 10:19:00 浏览次数: 字号:[小]   [大]

  品牌,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也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一个地区经济大发展的背后,往往有一批品牌的强势崛起。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完善品牌培育和发展工作机制,通过挖潜能、提效能、蓄势能、聚动能等一系列举措,培育了闽源钢铁、盛大印刷、麦客多食品等极具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为积聚竞争优势、高奏发展凯歌奠定了坚实基础。

  转型升级挖潜能

  对于企业而言,打造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是取得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

  “企业要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贡献,就必须做好品牌打造。品牌是一个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的方向。”近日,闽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董事长吴天国说道。

  闽源钢铁是我市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之一。该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河南省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部署要求,全面推进“装备大型化、生产绿色化、产线智能化和产品高端化”,实现了转型升级多项突破,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品牌核心竞争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该企业与中国铁建等国内知名建筑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豫闽”品牌优质产品广泛应用于南水北调、商合杭高铁等一大批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项目,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品牌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我市引导企业品牌建设的一个典型,近年来,该企业先后获得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第二届常务理事单位、全国钢铁企业综合评价A级企业、全国优质建筑用钢品牌(综合榜和工艺质量奖)、全国“白玉兰杯”最受欢迎优质建筑用钢品牌等多项荣誉,品牌影响力及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创新驱动提效能

  永城因煤而兴,是工业强市。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形成了化工、装备制造、面粉食品、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然而,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永城迫切需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把握发展新形势,我市把实施“三大改造”作为推动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集中力量把企业做优做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2022年,我市实施“三大改造”项目47个,完成投资3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1%。

  在技术改造方面,我市完善省市技改项目“一库一系统”建设,强化协调服务,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清单,组织第一批7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助力盛大印刷、帅翼驰等企业打造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闽源钢铁集团等多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帮助皇沟酒业成功申报河南白酒行业“五朵银花”企业。

  在智能化改造方面,我市重点围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推动“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应用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制造装备,实现生产智能化和产品智能化。在电子信息、特种装备等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工艺要求严的重点行业,加快推动智能装备替代人工生产。推动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出台三年行动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实施企业上云工程,打造一批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基地。推进“5G+智能制造”,成功申报1家省级智能车间(中录电缆)、2家商丘市级智能车间。

  链式发展蓄势能

  今年,我市依托龙宇煤化工、瑞柏新材料等品牌企业,新签约河南省隆鑫化工有限公司年产8500吨有机颜料中间体项目、河南多泰新材料有限公司聚氨酯泡沫填充剂项目、永城康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5700吨高端医药中间体项目。这些项目的引入,对我市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延伸有极大促进作用,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我市依托四大主导产业中的品牌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精心谋划、全速推进签约、落地、续建项目,致力打造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面粉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两个优势产业集群。

  化工产业现已具备年产50万吨甲醇、20万吨二甲醚、50万吨醋酸和40万吨乙二醇能力,正推动煤化工按照“煤炭→合成气→甲醇→二甲醚、醋酸、乙二醇→医用材料、可降解塑料、电池电解液”的产业链图谱,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和医药中间体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将重点支持河南省黄海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对标三一重工、徐州重工等知名企业,开展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实现产值倍增;推动华祥林源、孟氏兄弟等重点企业大型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加强与联邦家私、双叶家居等知名家具品牌对接合作,提升整体水平;加快盛大印刷广告产业园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商务印刷产业;支持永城北玻玻璃等“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创新、品牌打造、知名度提升。

  食品产业通过招大引强、延链补链,推动中国驰名商标企业皇沟集团、远征集团进一步做大做强;培育富硒产业品牌,抓住被认定为全国首批30个具有天然富硒地块城市之一的品牌效应,谋划推进富硒食品产业园建设,不断擦亮永城富硒面粉招牌。

  新材料产业在钢材加工方面将按照“钢铁→特种钢、钢铁铸件、不锈钢→汽车零部件、紧固件”的产业链图谱,大力发展先进金属材料。在铝精深加工方面,按照“铝→高纯铝→电子光箔→腐蚀电极箔→化成箔→铝电解电容器”“铝—电缆”“铝—合金材料”等产业链图谱,拉长铝精深加工链条。

  我市注重企业品牌化建设,努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推县域经济强起来,连续14年跨入全国百强县,入选全国发展潜力百强县。

  优化环境聚动能

  品牌建设事关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市始终坚持以优质营商环境促进品牌建设,鼓励、指导和帮助企业培育打造区域知名商标和品牌,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创新实施重点项目建设联审联批、模拟审批制度,广泛推广“码上监督”系统,不断完善纵向横向、线上线下协调联动的服务机制,努力让一流的营商环境成为永城最大竞争优势。永城市已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

  改革创新“激活力”。出台《永城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成立优化营商环境攻坚领导小组及18个专项攻坚组,选聘20名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对全市营商环境工作实施监督,全方位地对各单位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考核,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创新建立优化营商环境“码上监督”系统,实现“零距离”监督。

  联审联批“提质效”。全面推行“公开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扎实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让“一次办成”成为常态。把省市重点项目、“三个一批”项目全部纳入联审联批范围,推进限时办结、流程再造、全程办理,企业开办压减至全流程1个环节、0.5个工作日。

  线上服务“不打烊”。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企业服务日”活动,启动线上服务平台,实现问题接收、交办、整改闭环,现已有4875家企业完成线上注册,梳理企业反馈问题296个、解决率达到100%。

  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一个个高质量项目不断引进,一个个品牌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品牌常青,企业长兴。我市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决定、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社会参与”机制,实施质量对标和品牌创建提升行动,持续推动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结构优化升级、动能澎湃壮大、发展提质增效注入持久动力。记者 王 多 朱科铭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