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永城资讯>详细内容

“藏粮于地”的永城担当——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系列报道之二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6-07 08:38:00 浏览次数: 字号:[小]   [大]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无论何时,粮食安全都是“国之大者”。五谷丰登,不仅来自风调雨顺的自然馈赠,还离不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永城位于黄淮平原小麦产区腹地,是国家粮食主产区的核心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超级产粮大县,连续多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市总面积20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7万亩,小麦、玉米、大豆是三大主导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别为180万亩、90万亩、80万亩。

  “土能生万物,地可出黄金。”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藏粮于地”是我国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战略,对于保障粮食产量稳定意义重大。要实现“藏粮于地”,就要在保护耕地数量和提升耕地质量上下功夫。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实施粮食优质高产创建,加大科技投入,推进“三链同构”,做强粮食产业经济。

  建良田 固根基

  麦收期间,平坦宽阔的田间道路纵横交错,平整美观的灌溉沟渠直达田间地头,一辆辆“铁骑”在一望无垠的金色麦浪里纵横驰骋,一幅“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农业丰收画卷呈现眼前。农田的嬗变,正是我市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前期工作中,我市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突出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年度规划,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融入乡村振兴规划,通过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聘请专业第三方设计公司深入项目区现场勘察,同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乡村振兴“道路革命”建设、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农田“两区划定”相结合,确保项目规划设计精准、科学、实用、接地气。建成后达到田平路畅、土肥水润、电通林绿、监管有矩、旱涝保收、生态高效的标准。目前,全市217万亩耕地,已完成规划172.2万亩。

  截至目前,永城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64万亩。其中2019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8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达57万亩,涉及22个乡镇(街道)、167个行政村。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的“五化”标准,建成高标准农田示范区6个,新打机井5026眼,修复旧井1423眼,配套机井6449眼,疏浚沟渠344.556千米,建桥687座,修建田间道路394.1901千米,地埋管道1972.602千米,地埋电缆2832.149千米,变压器房553间,植树157679株,建设高效节水示范区4个、面积3.5万亩。2022年,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19.5万亩,涉及14个乡镇(街道)、68个行政村。目前,正在招标评审。

  管良田 惠民生

  炎炎夏日,走进位于演集街道韩寨村的现代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满满的科技感映入眼帘:多种观测设备实时监测高标准农田内农作物的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土壤肥力、病虫害等情况。坐在办公室就能通过大屏幕,查看田间高清摄像头拍摄传回的苗情画面。可以说,这里的每一亩土地都散发着“智慧农业”的现代气息。

  “以前这里都是‘望天田’,村民几乎是靠天吃饭。现在,随着现代化设备的投入使用,不用出门、不用看天,随时可以了解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土壤墒情、苗情长势、气候环境以及病虫害情况。”市气象局副局长王威介绍说,“轻点一下鼠标,小麦长势图就映入眼帘,实时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小麦发育期、株高、密度等数据一览无余。”

  高标准农田在哪儿,永城气象定制服务就跟到哪儿。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优化了灌溉方式,配备安装了水肥一体化和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实现了田间苗情、病情、虫情、墒情实时监测报告和施肥、灌溉的远程自动控制,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了节本增效,省工省时。

  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过程中,我市严格执行依法管理、制度管理,强化过程监督,严把工程质量。资金投入方面,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功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高标准农田经营管理新模式。

  2020年,我市在黄口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创建了“三合五统一分”的经营模式。“三合”,即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三方联合;“五统”,即统一土地流转、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种植管理、统一仓储销售;“一分”,即约定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分配,不少于盈利的30%。

  这一模式的创建,不仅有效解决了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问题,还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子,使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的基础设施,真正变成村级集体经济的资产,最大限度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护良田 增效益

  “今年的小麦,亩穗数足、颗粒饱满,大丰收!”6月4日,走进王集镇乔楼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一望无际的金色麦浪随风起伏,沉甸甸的麦穗颗粒饱满,田间地头的农民们看着成熟的小麦,脸上写满激动与兴奋。

  “以前地块小,大机械进不去,只能靠人工,一年下来忙得不轻,但没几个收成。”村民刘晓云回忆道,传统的耕作模式,产出低、受限条件多,旱涝不保收,粮食产量不稳定。

  如今,通过实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智能物联网装备等措施,全市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小麦单产不断攀升,能够实现稳产高产。

  调查数据显示,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后,一亩地平均比过去增收150斤左右,全年粮食总产量由2016年的28.29亿斤提升至2021年的35.52亿斤。

  “三分建,七分管”,高标准农田管好、用好,才能发挥长久效益。

  在管护方面,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高标准粮田保护条例》,出台《永城市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办法》,明确责任分工,确立管护资金来源和奖惩措施,签订目标责任书。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项目所在乡镇(街道)为管护主体,承担本行政区域内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职责的落实。

  “由于2019年以前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由多部门分头实施,责任主体不同、投资额度不一、区域分布不均,有的项目没有达到建设标准要求,有的项目没有落实有效管护措施,造成部分农田设施未能充分发挥效益,影响到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霍克介绍说,该局建立了长效化的日常排查机制,管护人员每季度统一上报工作情况,确保建好的高标准农田有人管护、有人监督、有人维修,确保已建高标准农田长久发挥效益。

  目前,全市涉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的31个乡镇(街道)742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管护组织,明确了管护责仼人,实行村党支部书记任本村井长、其他村相关负责人任管护员和维修员的“一长两员”机制全覆盖,将管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按照2011年至2018年建成的每亩每年6元、2019年后建成的每亩每年3元的标准进行发放,并定期公开使用情况,确保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响鼓重锤,唯有担当。作为产粮大县,永城将坚决扛起“藏粮于地”的战略担当,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持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守牢守好“豫东粮仓”。(记者 何燕子)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