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出来的幸福生活
“以前,这个小区是路不平、灯不亮,环境脏乱差,住得非常窝心。现在,楼变新了、道路平了、灯也亮了,整个小区变得非常漂亮。感谢政府重视民生、改善民生,把老百姓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做。”得益于老旧小区改造,永城市公安小区的历史“顽疾”得到了彻底“根治”,居民林玉梅开心地告诉记者,“小区换了新颜,我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现在住着心里特别敞亮!”
抓细干实“关键小事”,办成办好民生大事。
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启动以来,我市不仅将其作为民生工程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还持续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要求和老旧小区居住品质提升需求双效标准,聚焦群众所盼、所想、所愿,以“六不六一”六大举措强力推进,用心用情解决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打造安全、舒心的居住环境,让百姓拥有更多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市2000年年底前建成并列入改造计划的老旧小区共计46个5964套房屋,涉及341栋老旧楼房5964户居民,建筑面积约57.7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3亿元。截至今年1月底,46个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将“三年改造行动”提前了1年完成。其中,2019年完成改造15个2153户,2020年完成改造31个3811户。
做细做实“必做题”改出老小区的宜居新面貌
历经多年风雨,我市一些小区早已成为典型的“高龄”小区,房屋渗水、路面不平、停车位不足、配套设施不全、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日益显现,居民对小区改造提升呼声十分强烈。
不摆花架子,真抓真干,一套章法抓到底。民有所呼,“改”有所应。为了“对症下药”,解决众多老旧小区存在的“通病”,市委书记李中华、市长高大立多次深入老旧小区改造现场进行调研指导和现场办公,要求各级各部门加强统筹谋划,加大工作力度,集思广益,创新思路,查漏补缺,切实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办好、办实,让老百姓受惠、满意。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吃透精神,领会实质,做好规划,精准推动工作,我市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省、商丘市的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捕捉政策信号,掌握最新要求,跟上上级节奏,组织有关部门赴新乡、许昌、北京等地进行学习取经、观摩考察,并结合永城实际,制定了《永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永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标准》等文件。同时,成立市级和部门级两级领导小组,分级落实责任,健全部门联动、现场办公、资金使用审批、督查督导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了政府统筹、条块协作、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高效有序推进做好了规划引领、制度支持和行动指南。
不开小口子,精准造册,一把尺子量到底。严格按照国家、省、商丘市关于老旧小区改造范围的规定,对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不论是居民自建房,还是单位建设的住宅小区,全部进行拉网式排查造册,经多部门联合现场勘验、核校,最终将46个老旧小区列入改造计划,全过程做到底数清、数量明、台账准、情况实。
不搞一刀切,一区一策,一个原则握到底。坚持群众事情群众议、群众办,将“要不要改”“改什么”“怎样改”等重大事项交由群众做主。明确改造重点,既不拔高标准,也不降低品质,将居民迫切需要改善的绿化亮化、雨污分流、墙体粉刷等基础类和完善改造内容为普遍标准,同时差异化利用小区基础设施条件,增设加装电梯、养老托育设施、便利店等完善类和提升类改造内容,为居民提供“菜单式”服务,通过入户宣讲、开会征求意见等,初步拟定改造内容。实行“两公示、两审核”,对群众意见进行归纳梳理,进行第一榜公示,接受群众审核,根据审核意见细化精准改造内容;组织规划、房管、财政等多部门参加的联审联批会议,制定改造方案,并将改造方案进行第二榜公示,依据公示方案实施改造工作。“一区一策”推进,按照“公示一批、确认一批、改造一批”的原则,对改造意见形成,居民意愿强烈、配合热情较高的小区,及时实施改造。
做深做精“提升项”改出老小区的品质新生活
老旧小区改造的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在改造过程中,我市坚持“面子”和“里子”一起改,严把质量,立足长效,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打造成凝聚党心民心的精品工程、阳光工程,保障外观“颜值”不反弹、内在“气质”不降低,改出高颜值,改出高品质,改出美好家园和新生活,使小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显著提升。
不做虚功夫,严把质量,一套标准做到底。在项目推进中,坚持一个标准执行到底,即将改造项目建设为放心工程、民心工程,实现群众从“有房住”到“住得好”的飞跃。逐个小区编制《改造方案》,提升改造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按照“综合提升、一次开挖、不留遗憾”的思路,加强项目调度,强化资源统筹,避免今天你挖明天我挖、各吹各号、重复浪费等问题。牢树“质量第一”理念,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建设程序和建筑材料审核,加强施工全过程监管;推行“六主体,三大员”,在每个项目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监督;在改造过程中,组织党员和群众联合工作队,严格监管工程质量和进度;改造完成后,组织居民对改造效果进行点评反馈,切实做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同时,严格督导,明确市委市政府督查局专人对周例会研究、现场办公等安排的事宜进行跟踪督导,确保改造成效。
不铺新摊子,多元共建,一个政策用到底。积极推进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机制建设。积极申请专项资金,全力争取国家、省、市补助资金和专项债,共争取到位国家、省级无偿补助资金1.29亿元。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给予财政倾斜。提升居民参与热情,鼓励居民以直接捐资捐物、投工投劳参与小区管理等多种方式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不走老路子,立足长效,一套新制管到底。一方面,立足常态长效,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领导、社区居民委员会配合、物业服务企业等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力避“改过无人问,新颜再返旧现象”等“重建轻管”“有建无管”短行为、老路子。另一方面,制定《永城市老旧小区物业长效管理机制》(试行),引入市场化物业管理和模式,对规模较大、户数较多,有配套用房可作为物业用房的小区,由居委会牵头、业委会主导招聘物业企业实施管理;对规模较小、户数较少的小区,将片区园林工人纳入该小区保洁绿化管理人员,由居民和园林部门共同承担人员工资费用。目前,46个小区已全部实现物业全覆盖。
房屋由“旧”到“新”,道路由“洼”到“平”,管线由“乱”到“齐”,环境由“差”到“美”,管理由“粗”到“精”,配套设施由“缺”到“有”,小区由“散”到“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让居民的生活环境不断改善提升,让幸福快乐在家门口持续绽放,让大家真正感受到了更多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 朱科铭)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