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金色田野展画卷 最是一年好“丰”景——我市秋粮收获已近尾声,预计总产81.32万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09 09:07:00 浏览次数: 字号:[小]   [大]

  秋到永城,满目金黄,处处“丰”光无限。

  犹如一幅水墨丹青,绘不尽秀美永城的千般风情,一幅满载收获希望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永城人手中徐徐舒展开来,一路壮丽。

  看!飒飒秋风吹响了丰收的号角,永城广袤沃野一派忙碌景象;听!农民紧抓农时收获秋粮,田间地头不时传来爽朗的说笑声。

  今年全市秋粮种植面积172.5万亩,目前收获接近尾声,预计总产81.32万吨,比去年有所增加。其中,玉米种植97万亩,总产63.38万吨;大豆种植70万亩,总产15.03万吨,秋粮喜获丰收。

  丰收背后,是全市上下牢记嘱托、勇毅前行的有力行动。今年以来,我市聚焦粮食安全,充分发挥粮食“压舱石”作用,大力推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制定粮食生产目标,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在全社会形成齐抓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共识;不断落实粮食生产惠民政策,出台支持稳定粮食生产措施,调动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通过扩大小麦种植面积,稳定玉米、大豆及杂粮种植面积,增加有机肥用量,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推动扩面积、提单产双轮驱动,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帮助农民进一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

  秋粮丰收——

  为“确保中国碗装中国粮”作出永城贡献

  金秋时节,走进苗桥镇2600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目之所及,皆是黄绿,一畦畦成熟待收的玉米粒颗颗饱满。4名农机手熟练地驾驶联合收割机在田地里穿梭,粉碎后的秸秆从收割机尾部排出,金黄的玉米粒被轻轻松松收入“囊中”,一派丰收盛景。

  “经过随机抽取田块测产,我们的玉米亩产达700公斤左右。”种植大户郭彪捧着刚刚收获的玉米激动地说,这个田块玉米亩产比去年增加了将近50公斤,收购价格比去年每公斤高了0.1元,产量、产值实现了双丰收。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永城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的核心区,承担着粮食安全重任。守好“永城粮仓”,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就是为“确保中国碗装中国粮”作出永城贡献。

  藏粮于地——

  稳步推进产粮宝地提质增效

  粮食土中生,有土斯有粮。推进产粮宝地提质增效,是促丰收的生命线。

  近日,在黄口镇闫王庄村1000多亩高标准农田里,金黄色的大豆随风起伏,联合收割机田间驰骋,收割作业十分便捷。“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稳定高产。”该村党支部书记田雪立高兴地说,“今年我们高标准农田种植的大豆平均亩产预计增加20公斤。”

  同等面积的地通过提质,建成高标准农田,成为“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宜机械”的良田,土地增产,年年丰收。

  藏粮于技——

  良技为粮食稳产高产提供坚实保障

  近日,在演集街道秋粮收割现场,2台安装了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收割机沿着设定路线穿梭,助力秋粮收割。这就是良技绽放的魅力和力量。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赋能“田长制”和网格化管理。此外,卫星还可以捕捉从播种、灌溉到施肥、施药、收获各个环节的数据,为农用土地面积测算、农作物长势监测、病虫害情况和粮食产量预估等提供决策支持。

  向科技要动力,我市把具体行动落在田间地头。组织农业专家包片下沉,在秋粮生产关键环节,深入一线向农户给出针对性建议和分类指导措施……“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充分运用科技力量赋能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通过新品种、新技术保证产量托起了丰收希望。”市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刘明西说。

  仓廪实,天下安。永城,秋粮丰收,仓廪充实,“粮”辰美景还将绘就。文/记者李亚楠图/记者何燕子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