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全力推动文广旅事业高质量发展——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2年工作综述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1-06 10:07:00 浏览次数: 字号:[小]   [大]

  2022,是充满激情的一年,也是颇具挑战的一年;是团结奋进的一年,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年。

  2022年以来,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推动文广旅事业高质量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公共文化推进有力

  走进雪枫街道光明社区城市书房,书房内装修风格简洁现代,各类名家大作、闲散小文都整齐地摆放在一排排书架上。雪枫街道光明社区城市书房工作人员王飞告诉记者,光明社区城市书房占地80余平方米,目前藏书3000余册,书籍分为政治经济、综合、文学、少儿、生活、科技六大类,配备饮水机、急救箱、灭火器等便民安全设施,是布局合理、方便快捷、全民共享的城市书房。

  城市书房是我市打造的新型文化业态,也是全民阅读的重要平台,更是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精致城市的重要文化保障。2022年,我市有力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完成了732家农家书屋出版物的补充更新,为村级文化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对芒山镇、薛湖镇等乡镇(街道)文化站进行了提档升级,为高庄、演集等14个乡镇(街道)文化站配备了数字文化一体机,创新打造了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业态。

  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开展了“喜迎二十大,欢乐进万家”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举办了永城市首届“惠民文化节”启动仪式、永城市第三届原创小戏小品曲艺大赛总决赛、“赶考路上有我、唱响出彩中原”歌咏比赛。我市在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级,荣获省“喜迎二十大,欢乐进万家”十大群众文化活动“优秀组织工作奖”;市文化馆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高庄镇车集村、苗桥镇曹楼村被认定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演集街道时庄村被命名为第一批商丘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2022年,我市先后举办了元旦、春节、“五一”、“七一”、“十一”线上线下文化活动20余场次,开展了“喜迎党的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系列文艺展演活动60余场次,注册完成81家乡村文化合作社,推出31家示范性乡村文化合作社,上传作品7万余条。

  文艺精品创作亮点纷呈。我市文艺工作者组织创作了红色儿童剧《红色儿童团》、喜迎二十大歌曲《红船》、豫剧《众志成城战疫情》等积极向上、反映社会正能量的文艺作品10余个,并举行了展演活动。

  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监管有力。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公共文化交流场所和娱乐场所以及校外培训机构房屋建筑是否安全、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备数量是否充足进行全面排查,对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到位。会同市融媒体中心开展广播电视行业安全播出大检查,圆满完成了二十大安全播出保障任务。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文艺优势,组织演员居家为隔离人员直播节目,缓解焦虑,用文艺的力量凝聚抗疫的坚强斗志。

  文旅文创深度融合。组织开展市博物馆(汉梁王陵遗址博物馆)布展、造律台遗址文化公园建设及崇法寺公园建设。着力推动文旅市场疫后重振,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促消费、稳增长决策部署,面向全国游客实行免门票活动,成功复苏了旅游市场。

  文艺创演和非遗保护成果丰硕。我市文艺工作者创作了音乐快板《守望相助一家人》、豫剧《全民一心战疫情》等原创作品,柳琴戏《守望》被推选为全国第十九届群星奖参赛作品,柳琴戏《回娘家》与央视《一鸣惊人》栏目完成连线录制并播出。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加强,莲花落、酂城糟鱼制作工艺等成为第五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徐德立、董香丽等4人成为第五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合力共谋美好未来

  2023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1267、3510”产业发展规划,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建强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我市将继续统筹建设乡镇(街道)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及各类活动场所。实现“七个一”达标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加快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完善乡村文化广场、乡村戏台、非遗传习场所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化建设,确保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网络健全。

  打造乡村文化活动品牌。我市将继续深入开展“舞台艺术进基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服务乡村行—寻找村宝”等系列文化活动。结合打造“书香永城”,持续开展好“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倡导群众每人每月读一本好书,形成“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的浓郁文化氛围。鼓励文艺爱好者和工作者创作生产一批反映乡村风貌、农民生产生活的网络文学、网络音乐、微电影等新型文艺作品,推动乡村网络文艺健康发展。

  繁荣发展乡村文旅文创产业。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培育打造精品乡村文化旅游线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推动非遗成果产业化发展,培育具有发展前景、市场竞争力的莲花落、酂城糟鱼、芒山石雕等非遗项目传承保护,提升转化文创产品水平,推动文创产业发展。

  “另外,我局还将大力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程、乡村文化人才培育工程,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推动文广旅事业高质量发展。”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贾 路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