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永城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005882217/2023-00023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3-12-30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落实情况

苗桥镇关于落实市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 精神的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30 浏览次数: 【字体:

苗桥镇关于落实市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

精神的报告

 

市委市政府督查局:

根据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关于贯彻落实市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精神的通知》要求,涉及我镇的任务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现将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持续抓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

1.严格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定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收入参考范围为7500元,同时考虑“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实现情况。坚持常态化监测与集中排查相结合、农户全员筛查与重点人群核查相结合,每月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进行监测,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衔接、规范和满意度,做到对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将返贫致贫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开展精准帮扶,强化部门间数据共享对接,形成帮扶合力,提高精准帮扶效率。全面实施分类帮扶和精准施策,改进帮扶方式,提高帮扶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新识别的监测户,每户明确一名公职人员作为帮扶责任人,每月不少于一次入户走访帮扶。加强志智双扶,激发脱贫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心气底气。对家庭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至少落实一项开发式帮扶措施;对弱劳力半劳力,探索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做好兜底保障。严格执行风险消除标准和程序,做到应消尽消,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2.强化数据录入和分析应用。利用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和河南省防返贫监测帮扶平台,对各类信息应录尽录,提高数据质量和精准度。规范信息采集管理制度,落实“谁采集、谁录入、谁负责”和“市指导、乡落实、村组织”工作责任。定期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专题数据分析。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争取民政、残联、医保、人社等部门支持,运用信息化手段,跟踪监测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帮扶政策落实、收入变化等情况,常态化开展数据质量核查和部门防贫预警信息筛查,发现问题及时核查和解决。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着力培训一批业务精、作风强的信息员队伍。

3.防范化解风险。紧盯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帮扶产业发展、稳岗就业、自然灾害、社会稳定、涉贫舆情等方面的风险,全方位梳理排查,逐项制定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及时防范化解潜在风险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信息共享机制、风险防控会商制度、风险快速应对机制,形成防风险保稳定的工作合力。

二、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协调有关行业部门,定期召开调度会,促进有关行业部门及时调整优化、落实落细帮扶政策。

1.教育保障方面。完善控辍保学部门协调机制,健全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精准识别和资助建档立卡脱贫户和监测户家庭学生,确保各项教育补贴资金及时落实,坚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2.医疗保障方面。健全因病返贫致贫风险人群的主动发现、动态监测、信息共享、精准帮扶机制。对脱贫享受政策户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家庭签约医生服务全覆盖、签约率达到100%,家庭签约医生每季度开展一次服务。落实监测对象2023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每人350元一次性资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人口慢性病卡应办尽办,实现动态清零。

3.住房保障方面。加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等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日常监测,高质量按时完成100户“四类人群”危房改造任务。

4.饮水安全方面。加强对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饮水情况的动态监测,巩固维护现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成果,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

三、重点推进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

1.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继续支持蔬菜大棚产业发展。用足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推进精准扶贫企业贷,探索农户“富民贷”。健全财政资金和帮扶资金支持的经营性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公司(或合作组织)+基地+农户+金融”等模式,推动经营主体通过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保护价收购、吸纳就业、资产收益等方式,多渠道带动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增收。开展消费帮扶集中行动,加大产销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持续实施特色种植、养殖奖补政策,调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积极性。

2.稳就业稳务工稳增收。聚焦“一稳、两拓、两创、两提升”。“一稳”,即稳住务工就业规模,结合“就业援助月”“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完成脱贫人口就业任务和“人人持证”任务。“两拓”,即拓展就业空间、拓宽就业渠道,让脱贫人口就业的领域更广、渠道更多。“两创”,即创劳务品牌、创运营机制,探索建立“企业+就业帮扶车间”运营机制。“两提升”,即提升就业质量、提升就业帮扶政策效能,促进脱贫群众务工收入稳中有增。认真落实返乡创业优惠政策,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以创业带动就业。强化技能培训,对脱贫家庭青壮年劳动力,着力推进人人持证;对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深入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对返乡回流脱贫人口,建立跟踪服务机制,提高再就业能力;对脱贫家庭务农人员,结合实际需求开展生产经营技能培训。充分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就业保障作用,探索开发道路养护、垃圾污水处理、高标准粮田管护、护林、护河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特别是其中的弱劳力、半劳力等就业。根据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省外务工人员底数,落实省外务工人员交通补贴政策。

四、常态化救助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持续开展低保边缘人口和支出型困难人口排查。与民政、教育、残联、医保、卫健等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及时发现农村低收入人口返贫致贫风险,开展精准帮扶。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帮扶、农村养老服务等保障措施。

五、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精准实施“12345”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科学编制五年发展规划,做到“四美乡村”全域建成、产业发展一村一品、农民收入稳中有增、社会治理科学有序、安全生产扎实有效、乡风文民逐步加强,并一步一个台阶的抓好落实,实现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扎扎实实求突破,促发展,强基础,树形象。

 

 

 

苗桥镇人民政府   

2023年7月7日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