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永城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005882217/2023-00006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3-12-27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规划计划

2024年规划计划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27 浏览次数: 【字体:

2024年规划计划

1、加强政治建设。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安阳重要讲话精神有机融合起来,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学出信仰之力、学出观念之变、学出奋斗之志,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能力;二是把牢政治方向。坚定不移的全面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若干准则、《条例》、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发挥党委的整体合力;三是做实巡察整改。坚决扛起巡察整改政治责任,把做好省委第九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作为践行“四个意识”,坚定“两个维护”的重要体现,切实把整改成效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四是优化政治生态。持之以恒抓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正“四风”,深入以案促改,开展警示教育,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五是筑固政权建设。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持续夯实基层阵地,计划创建“五星”支部3个,“四星”支部3个,“三星”支部13个,“二星”支部1个。

2、加强经济建设。一是推进链条式招商,围绕“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和新材料”,突出优化传统产业,突出培育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园区,实施全员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一把手”招商,规划投资建设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力争2个投资亿元以上的装备制造项目入驻园区;二是推进“三区”建设,投资扩建圣峰农业、菘之源农场、“苗白”产业园、弘润水产、畜禽养殖发展规模,巩固特色产业;投资近千万元建设基础设施、休闲渔业、设施配备、水产品仓储库于一体的“渔业特色小镇”项目,提升水产品附加值,提高产量和效益。三是引项目、强服务,加强高标准良田、污水处理厂、量子园区、荣华服饰、弘达矿山制造二期等项目建设,争取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亿元;五是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00万元。

3、加强社会建设。巩固五治五防五帮“三五”工作法成果,坚持以“党建+一中心四平台”为抓手,积极构建新型治理服务体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自治、德治、法治、数治“四治”融合乡村治理新格局。加强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建设,发挥“一村一干一警一长一法一连(队)一组”的作用,全面提升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动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持续推动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4、加强文化建设。充分挖掘苗桥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推进王庄遗址考古发掘步伐,及早出现考古成果;改造提升文物馆,着力打造文化项目、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建立以王庄遗址为主的综合型研学游中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谋划打造考古工厂、考古小镇、圣峰观光农业、高楼特色旅游、水上乐园等文化项目;完善3A级文化旅游区功能设施,建设多功能旅客服务中心,发展文旅新模式。

5、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治理采煤沉陷区,完善生态建设,持续生态修复能力;改造治理“三小”等河道水质,新建污水处理厂,改造疏浚雨污管网,畅通水系连通循环,提升净化功能;加快推进高标准良田建设,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完善改厕功能,实现坑塘整治全覆盖,危旧房屋实现“清零”;倡树主流价值导向,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最美苗桥人”、“十星级文明户”、“优秀乡贤”、“乡村光荣榜”创评活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6、助推乡村振兴。持续开展“六清”、治理“六乱”,全面整治人居环境,加快建设和美乡村。投资加快镇区建设,着力在经营秩序、卫生环境、繁荣程度上下功夫,切实把镇区建设好、规划好、打造好。巩固完善美丽乡村基础功能,修复建设断头路、损毁路,健全完善常态化户厕建后管护机制;实行废物利用,建设自然庄“五小园”和公厕;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实现“四美乡村”全覆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亩,项目提升10000亩;投资加快推进水产养殖、畜禽养殖、蔬果种植“三区”建设,完善豫东水产交易中心、“苗白”产业园、菘之源高效农业示范园、圣峰农业、曹楼温棚示范园等特色农业项目,壮大集体积累,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搞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注重政策措施接续用力,抓住产业、就业两个关键,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加强动态监测帮扶,推动各项帮扶政策措施全面落实落地,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7、办好民生实事。强化社会保障,构建统一帮扶救助体系,形成大救助、大帮扶格局。落实养老、医疗、大病、农村低保等保障政策。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实现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加大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脱贫户、监测户、残疾人、其他困难人群的就业支持力度;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打造食品安全示范镇;巩固农村小学撤并成果,提高闲置教学点资源利用效率,巩固完善提升村级卫生室医疗水平;坚持法治思维,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推动扫黑除恶工作常态化;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持续开展各领域、各行业、各类型安全应急预案演练,确保全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