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永城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005882719/2024-00036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4-01-03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法律知识普及服务

普法时刻 || 人人防“艾”,这些法律法规可别忘记!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03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我国对艾滋病的防控能力和水平都明显提高了,大家也基本上有了一定的预防知识。但是,与艾滋病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你都知道哪些呢?

如果您还不熟悉,那这篇文章可要好好阅读。想要更好地守护生命健康,学法懂法很重要!

隐瞒艾滋病?新婚妻子把丈夫给告了

忠诚和坦诚,是婚姻的基石。然而李先生与梁女士结婚时,却撒了个弥天大谎。

2月14日是情人节,李先生与梁女士开开心心地办理了结婚登记。没过多久,梁女士却发现李先生身体状况存在异常,并且长期服用抗艾滋病药物!原来丈夫在婚前隐瞒了其患有艾滋病的事实。

痛定思痛,梁女士以李先生对自身患有重大疾病恶意隐瞒,使自己做出错误的结婚意思表示,遭受身心重创,婚姻无法继续为由,将李先生诉至法院,要求撤销婚姻。李先生自知理亏,同意撤销婚姻关系。最终,法院判决撤销梁女士与李先生的婚姻关系,并部分支持了梁女士的精神损害赔偿诉请。

记好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艾滋病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之一,是医学上认为影响结婚和生育的传染病,足以产生严重损害当事人婚姻自由意志以及对婚姻生活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后果!

故意传播艾滋病?犯法!

您见过“针头扎路人传播艾滋病”的相关新闻吗?在小编的记忆里,类似传言或消息,出现了肯定不止一次了,时不时就在网上传播一下。其实,很多都是谣言,因为足够数量的活艾滋病毒进入人体才会导致感染,而艾滋病毒很脆弱,在体外很容易失活。扎针、蚊虫叮咬、血洒食物等情况,不大可能传播艾滋病毒。

不过,要注意的是,故意传播艾滋病可是犯法的!日前,长沙市雨花区法院宣判了一起传播性病案。尹某某在明知自己患有艾滋病的情况下,仍从事无防护措施的卖淫活动。法院认为,尹某某的行为已构成传播性病罪,因此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记住了,故意传播艾滋病是指明知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故意不采取防范措施发生某些高危行为的(如卖淫、嫖娼、不采取防范措施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等),要负民事和刑事责任。

一是关于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二是关于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条: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司法解释,传播性病行为是否实际造成他人患上严重性病的后果,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五条:本法所称重伤,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伤害:(一)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二)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三)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第九十五条第三项就规定了故意传播艾滋病是“重伤”。

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他与艾滋病有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出台的与关艾滋病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等。

《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二)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三)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四)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远离艾滋病,请做好以下9点:

(1)遵守法律和道德,洁身自爱

(2)不进行卖淫、嫖娼等高危行为

(3)不以任何方式沾毒、吸毒,远离毒品

(4)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5)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刮脸)刀

(6)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纹身、美容或手术

(7)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染伤者的血液

(8)正确使用避孕套有助于避免感染艾滋病

(9)患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已存病灶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