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永城市人民政府

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4114810015/szfycsdygjzx/20230311702700000006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3-11-27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规划计划

永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5三年发展规划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27 浏览次数: 【字体:

第一部分 指导思想

在办学的指导思想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强化教师队伍基础建设,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属性原则、坚持促进教育公平的原则、坚持优先发展的原则、坚持全面培养全面发展的原则。

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育民族精英、创中华名校”为目标,秉持“崇德、致公、笃行、创新”的校训,坚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管理强校、人文兴校、特色弘校”的办学思路,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三年内发展成为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绩突出、校园文化繁荣、校园环境优美的高中名校。

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遵循党和国家的部署,按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立足本校实际,笃定高质量发展方向。聚焦“学校、课堂、教师、学生”四个维度,努力把学校办成全国一流、商丘知名、内涵丰厚、特色鲜明的研究型、现代化、高品质学校。

第二部分 重点发展项目

2024-2026,学校将重点实施“四大工程”、推进“五项重点工作”。

四大工程:重点实施“教研兴校工程”“平安校园工程”“校园环境完善工程”“家校协同育人”四大工程,以实现教育、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突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育人方式转变;优化完善课程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创建高品质示范高中为契机,努力推动教育建设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奋力谱写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五项重点工作

一、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学校教育治理体系

第一年度:依法制定学校章程。提高学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全面优化和完善学校基本制度。制定和完善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配套制度,建立健全各种办事程序、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年度质量报告书和校长年度述职报告等为主体的学校发展报告制度。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等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健全教师职务职称聘任制度,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成立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听取意见,论证,形成实施方案,启动制度完善修订工作

第二年度:落实章程,推进学校规范化、精心化、科学化管理,根据章程要求,逐项完善;完善学校基本制度,进入实施阶段。总结、梳理和剖析学校现行制度体系的成效和弊端,确定制度建设框架并融入办学特色,探索完善制度设计。对学校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课题研究, 组织制度建设交流研讨会和专家的评估,全面优化和修订学校制度,形成讨论意见稿,征求意见,专家论证。

第三年度:坚持目标和结果导向,狠抓规章制度落实,继续推进学校规范化、精心化、科学化管理;完成学校制度完善修订工作,并落实实施,及时总结成果,形成工作报告,编制《学校制度汇编》。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动力,聚焦教师发展的核心价值、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完善以师德师风教育为先导、以提高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教师发展培训体系建设。重视组织建设,做好政治吸纳,以坚持师德失范行为“一票否决制”,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等工作过程中将政治立场和师德师风作为推荐考察的首要项目。

推进强师行动,开展全员轮训。对全校专任教师开展分类、分批、分时培训。培训内容重师德、强学习、练技能、多维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以加强师德师风为首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评价改革内涵,重点加强专业素养培育和思政育人能力,着力夯实教育教学技能与科学研究方法,切实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秉持评赛促教,着力全面提升。教学比赛着力打造典型、精准发力培育、引领示范辐射,是彰显教师素养与技能的平台。学校将积极组织、严密策划、对标对表,丰富比赛类型,实现全面辐射。

发挥骨干作用,实现共同发展。骨干教师在师德修养、教学能力等方面都能对青年教师起到帮扶、引领作用,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通过“青蓝工程”让新入职教师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独当一面;实施“教师成长工程”推动青年教师读书、赛课,快速成为教学骨干;开展“名优名师工程”培养一批校级、市级、省级名师,引领学校业务发展;开展“默默奉献者工程”,关心老教师的生活,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做好学校精神文化传承。组建与时俱进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实现教师的共同发展。

积极引进人才,提高师资水平。依据河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将极力招聘更多人才,为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培养一支既有教育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管理队伍。 把思想境界高,工作能力强,业务精湛,理论深厚的优秀教师,充实到年级、科室管理队伍中去,使之成为学校工作的标杆,增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管理科学有效性,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三、坚持立德树人,创新德育工作

1.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会、道德讲堂、心理健康课程等活动,构建德育体系,优化育人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2.深化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精神,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3.拓宽创新渠道。推动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如机器人制作、程序设计、科技发明等,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加强职业规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职业体验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和生涯规划,提高职业素养和竞争力。

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优化教学方式,加快以“生本、深度、低耗、高效”为核心、以大单元、多课型为样态的“生态课堂”改革,加强反馈,提高效能;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向学习力转化,加快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创建永城课堂改革示范校,强化“生态课堂”课改品牌,深入推进课堂质量全面提升;推进教研制度改革,丰富各类教研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升级集体视导、学科视导、专门视导三类调研。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整体发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愉快的学习,让每个老师积极发展。

2、优化评价方式方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建立健全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完善考试评价机制。健全质量评价监测体系,以监测促进质量提升。

3、深入推进大阅读工作。全面普及“教师读专业书、学生读整本书”主题大阅读活动,广泛开展读书节、课本剧展演等系列活动,真正让“阅读一本好书”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推进剂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航标灯。通过三年努力,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五、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持续强化立德树人。坚持德育为先,在全面落实《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等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校内外深度融合的多元德育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学科德育”育人价值。如: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加快推进党、团、队育人链条衔接贯通,分阶段、分层次培育思政育人特色学校,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2、持续强化以智启人。突出课堂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持续开展学科竞赛,书法、绘画才艺等活动,注重融合“五育”并举的评价维度,以优质课堂的评价标准驱动变革。围绕“看见学习,看见成长”的理念,实施基于大单元、大观念的课堂变革,整体设计“五育”并举的单元目标,着力形成教师为全面发展而教、学生为全面发展而学的课堂新范式。

3、持续强化体艺育人。以体育艺术为突破口,通过全员普及、常态开展、继承创新,提升体育美育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校园篮球、校园排球、啦啦操等体育项目推广,打造特色品牌社团,构建多元展示平台,丰富校园体育美育活动,不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和美育素养。

4、持续强化以劳砺人。推动“劳动教育+”的“五育”融合模式探索,丰富实践体验,深化劳动情感,树牢劳动观念。采取“课堂+课外”“必修+选修”“校内+校外”的方式,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劳动情境,在日常劳动实践中提高劳动能力,形成劳动习惯和品质。落实每周一节劳动课,每年举行劳动教育周活动。

第三部分 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党建引领教育事业发展。设立“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过程跟踪、督查评价、总结反思、信息宣传、对外联络等工作,推进工作有效落地,确保行动目标落实到位。

二、资源保障。调动一切因素,利用一切资源为学校规划的实施作保障,争取社区、家长及各级领导的支持,广泛吸引社会有识之士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三、执行保障。每学期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部门在实施学校规划中承担的任务及应尽的职责,并抓好组织实施,确保规划内容落地落实。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