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永城市人民政府

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561017144/2024-00005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4-05-14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规划计划

永城市第五小学关于2024年学校工作计划的公示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14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学校发展为主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新课程改革,以“课改”带动教研,以“依法治校”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努力构建“特色办学、内涵提升、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协力实施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着力推进教育创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新学期工作思路

(一)把握一个方向——党建引领

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及永城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在支部引领下全面展开学校工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让党建工作走进教材与课堂,融入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真正让党建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深度融合。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健全舆情监控机制,弘扬正气,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甘于奉献的校风。

(二)抓好一个提升——教学质量

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在保持现有教学优势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校工作的潜力。聚焦核心素养,打造思考、对话、构建、成长的高效课堂教学;进一步细化教学常规管理,抓实教师校本培训、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等活动;巩固“双减”成果,优化作业设计,规范课后延时服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追求学校的提质跨越新发展。

(三)夯实一个目标——五小新三好

全面落实“五小新三好”——健好身、读好书、写好字。打造一支爱健身、会健身、爱读书、会读书、爱习字、会写字的教师队伍,营造浓厚的健身学习氛围。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悉心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运动习惯、阅读习惯、书写习惯。同时,通过健身、阅读、习字,引领孩子修己达人。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继续抓好师生与家长阅读,在“读什么”“怎么读”“读到什么程度”下工夫,积极推行大阅读活动,力争校园充盈书香味,师生充满书卷气。

(四)带好两支队伍——班子成员和教师队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立足“实际、实在、实效”的“三实”工作作风,落实严肃制度、严明纪律、严格要求的“三严”管理,抓好班子建设,加强学校规范化、精细化管理,通过对领导班子和各层级管理人员的目标考核,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协作意识,努力做到个体合格,群体合拍,整体优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效能。

强教必先强师。新的一年,继续加强师德师能建设。加强教师理想信念、初心使命教育,讲求教师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的实效,通过党员论坛、集中学习和个体学习相结合以及师德先进个人选树和学习宣传等活动,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师德师风培训常态化,将师德师风融入日常考核管理,落实师德师风师纪一票否决制度。通过教学论坛、教育法规培训、名师引领、师徒帮带、观课议课、教学比武等活动,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实现“雏雁齐飞、领雁高飞、群雁齐飞”!

(五)注重两个加强——德育和安全

建设好生命化德育阵地,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全员、全面、全程育人。要求教师人人都做德育工作者,形成人人参与、时时管理的德育体系和机制;继续开启班主任论坛,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将德育工作与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结合,深入开展新时代好少年选树、红领巾争章活动,促进学生文明、尚德、好学等各项良好习惯的养成;坚持五育融合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充分挖掘校内外优质资源,开展好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开展研学旅行、体验式劳动、项目化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继续开展“百师访千家”活动,写好家访故事;办好家长学校,完成新一轮家长培训,探索家校共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加大安全工作力度,牢固树立”生命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在常规管理中落实安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安全,在工作重点中突出安全。结合我校面积小、生源多、班额大等实际情况,科学研判,重点抓好拥挤、踩踏、消防等预防工作,实施全方位师生安全值岗制度,认真落实网格化管理80条具体岗位安全工作职责,层层签订责目标任书,责任到人;继续做好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好心理健康普测,完善心理咨询室建设,建好三类人员清单,实施精准帮扶,确保师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学习。

三、工作目标

1.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把法治工作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工作之中,切实提高学校教职工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意识。

2.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安全。

3.坚持德育为首,切实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构建学校德育现代化体系,全面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环境。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培训和校本研修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具有改革意识和新课程理念,具备执行新课程能力的教师队伍。

5.加强学校管理,立足学校、立足教师、立足课堂,建立健全“培优补差”制度、帮扶制度和奖惩制度;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的管理,丰富大课间活动形式,促进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

6.深入开展养成教育,着力学生卫生习惯、安全习惯、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

7.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8.注重校园文化氛围和教育内涵的蓄养。

9.继续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加强有校沟通。

四、具体措施

(一)依法治校,增强师生法律意识

1.坚持做到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辅导相结合,法治教育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班会、升旗仪式之机向学生宣传规范,并做好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

2.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各类活动中不断增强法治意识。举办“法律知识辩论会”,参观“珍惜生命·拒绝毒品图片展出”,举办“法治宣传版面”,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

3.将学校的重大事件公布于公开栏内。如职称评定结果、三好学生名单、优秀教师评定、学校财务有关事项等在栏目内公布,并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定期评议学校开支情况。

4.加强教师的法律知识学习,并对教师中存在的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进行讨论,通过观看师德启示录等活动,消除此类现象的发生。要求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对照自己,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二)创设持续发展的良好校园环境

1.警钟长鸣。成立了党政一把手挂帅的“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负责,责任落实到人,严加管理,严格监控,做到日日查;每月进行一次全校范围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做到记录好,落实好,解决好。

2.完善安全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校园监控体系,使视频监控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3.强化宣传,深入人心。利用学校广播站、黑板报、安全手抄报比赛、班会课等阵地向学生宣传交通、校园、饮食等安全常识,利用艺术长廊设立“安全教育”专题宣传栏,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积极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聘请校外法制副校长作法制报告;开展学生危险自救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自救、互救的常识和技能。

(三)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德育领导小组职能,紧紧围绕“德先于智,行胜于言”的校训,从常规教育入手,坚持阵地育人、环境育人。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部十条禁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河南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等法律文件,积极召开教师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开展师德师风知识竞赛活动。

2.各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想道德教育素材,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诚信教育。尤其是思品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3.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队会、演讲比赛等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明理践行。

4.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重要节日组织开展班队会、故事演讲、读书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尊师爱国之情;积极开展“星级学生”评选活动。坚持“日检查、周汇总、月评选”制度,从学生日常行为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常规工作抓好,使养成教育真正到实处。

5.依据《新童谣》实施方案要求,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言行,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孩子们懂得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和方式方法,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实现基础教育的功能。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促进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为根本要务,把教育科研的中心放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放在教育教学活动的改革中,用教育科研的思想和方法来引领新课程的实施,引领学校创品牌、树名牌。

1.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制定教研组及备课组工作计划,落实班子成员年级、学科负责制,一人负责一个年级,负责两个备课组。积极围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这一思路,使教学研究工作重实际、出实效。

2.营造科研氛围。加强对《课程标准》及新理念、新方法的学习,以科研带教研,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有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尝试教育教学方法及内容的改革,寻找规律,总结经验,有效推广。

3.积极开展“优秀课例观摩、评析”活动。精心选择教育名家的教学课例,通过组织教师认真观摩,做好记录,写出评析,集体讨论的形式,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4.积极开展教学“大比武”活动。定期举行“现场教学设计”大赛、“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严格评选制度,营造出“比教、比学、比展示”的浓郁的教学氛围。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抓课堂管理。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教师按课表上课;完善课堂常规要求,上课不误一秒(提前二分钟候课),下课不延一分,不离堂,不拖堂。

2.先周备课。书写教案时学习目标明确,栏目齐全,有详细的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能及时写,内容应该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想法、做法,学生在课内的反应情况及学生作业反馈等,要求写一些实在的得与失。禁止无教案。

3.上好每堂课。作好上课准备,贯彻备课意图,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和控制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课堂教学中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认真处理好学、教、练三者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考和活动;要善于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充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鼓励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发展。

4.严把教学质量验收关,认真安排教学质量的验收和评估工作,把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看作是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双边活动效果的检验,是激励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加油站。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打造“书香”校园

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引导全校师生共读经典,营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通过开办家长学校,指导和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强化家长委员会的监督、管理职能。除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监督职能外,要充分挖掘家长委员会对家长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思路,将家长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做到学有所用,指导实际。

2.提升家长课堂的教学实用性,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讲座。通过家长的反馈意见和教育需求,家长课堂将开展专题式讲座,家长学校也将及时发放问卷调查,对家长课堂的教育主题和教学效果进行跟踪调查。

3.开设“家长论坛”,用交流增进方法,用探讨帮助进步。以“孝道教育”为主题,本学年将打造两期家长论坛,让家长学校学员在交流中获得教育的灵感与方法。

4.打造家长学校网络平台,增加家长交流渠道。把握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的共享、交流、及时的特性,拟在学校网站上开通家长学校交流平台,用于家长学校学员及全体学生家长的另类交流学习平台,构建网络家长学校雏形。

5.打造“亲子活动”品牌。利用学校家长开放日活动或者主题班会等多种途径,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到校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整合教育因素。

)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和谐校园

1.建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聘请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或心理咨询师,组建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为师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对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成员进行定期培训,更新其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技能,确保其具备处理师生心理问题的能力。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

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应对心理压力和困扰。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指导。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提高师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3.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和监测机制

为每位师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记录他们的心理状况、成长历程等信息,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了解师生的心理需求和问题,为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提供依据。

4.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心理健康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共同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促进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的全面发展。

5.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制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明确危机处理的流程和责任人,确保在发生心理危机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干预。为师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师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干预,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

)加强学校财务、后勤管理,为学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提供保证。

1.制定学校后勤工作计划。学校日常财物支出明晰,帐目日清日结,实行一月一次审计公布,严格控制支出。

2.加强校产的管理。开学初进行校产登记、造册,落实专人负责,防止校产的流失或损坏。

3.期末校产归还、清查、整理,谁损坏谁维修,谁丢失谁赔偿,保证校产的完整性。

永城市第五小学    

2024年2月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