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37410258/2024-00039 | 发布机构: | |
成文日期: | 2024-11-20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工作落实 |
永城市教育体育局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会议精神,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结合我市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期望的教育为目的,坚持系统观念,持续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目标任务
坚持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融入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持续做好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农村教育总体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帮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发展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的良性循环。
三、健全组织
在全市教育系统成立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刘东海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统筹协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
四、工作重点
(一)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
1.强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
完善控辍保学部门协调机制,健全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加大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持续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健全数据比对机制,聚焦重点乡镇、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精准摸排辍学学生,纳入台账动态管理。健全定期专项行动机制,在开学前后集中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严防辍学新增反弹。完善用法律手段做好劝返复学的工作举措,落实辍学学生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制度。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2.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按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和办学标准,加快补齐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短板,加快缩小城乡办学条件差距。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优化乡村学校教书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提升学校办学能力。聚焦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有序增加城镇学位供给。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完善教育配套设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积极推进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规划保留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年底前确保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3所目标完成。
3.巩固拓展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果。
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继续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加强对脱贫乡镇校长的培训,着力提升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特岗计划”政策调整和设岗乡镇计划申报,积极向省教育厅申请“特岗计划”招聘需求。全面推行乡村首席教师岗位计划,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乡村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加快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作。
(二)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帮扶机制
1.全面落实教育精准资助。
继续落实国家、省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加强与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的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提高资助数据质量,提升精准资助水平。确保各学段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位,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阻断家庭贫困代际传递,在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基础上,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2.推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按照国家最新试点分类政策,科学做好试点分类工作,统筹好各级财政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坚持以食堂供餐为主,提高学校食堂完整午餐供餐比例和供餐能力,改善农村学生营养健康状况。推进原材料配送验收、入库出库、贮存保管、加工烹饪、餐食分发、学生就餐等环节全程视频监控。加强与市场监管、卫健、疾控等部门的合作,强化营养健康宣传教育、食品安全及学校食堂管理,确保供餐安全和营养水平,真正让受益学生吃上放心的饭菜。
3.加强农村儿童教育关爱工作。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心关爱工作,强化控辍保学、教育资助、送教上门等工作措施,对有特殊困难的儿童优先安排在校住宿。加强进城务工学生的关心关爱工作,帮助其度过转换期,促进社会融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健全早期评估与干预制度,培养农村儿童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做好有效衔接重点工作
1.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
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我市公办幼儿园比例,确保每个乡镇办好1-2所公办中心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配备丰富适宜的玩教具材料和图书,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重要基地。组织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并免除学费,满足适龄人口和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求,使绝大多数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推动职业学校主阵地作用,与行业企业等开展合作,积极开展面向“三农”、面向乡村振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
3.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专项计划。
考试招生机构进一步加强资格审核,优化考生服务,推动专项计划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综合考虑户籍制度为等。教育发展水平以及高考改革进展等情况,严格落实专项计划工作要求,为更多考生提供上优质大学的机会。
4.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
加大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与职业教育培训相结合。支持开展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基层干部等普通话示范培训,巩固拓展推普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推动学前学会普通话工作。繁荣发展乡村语言文化,结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经典润乡土计划,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责任落实。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保持政策强度和工作力度,发挥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把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在政策上重点支持。项目上重点安排。资金上重点帮扶。工作上重点推进,各乡镇中心校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精准对接相关决策部署和指示要求,谋划布局,主管主抓,制定方案,各负其责,保质保量完成工作。
(二)强化督导考核。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督查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问题,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充分发挥教育辅导作用。将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达标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对政策落实不力的单位实施约谈制度,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加强宣传引导。
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组织利用好线上线下。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我市教育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效,塑造好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先进典型,解读好过渡时期的各项惠民、富民教育政策措施,营造教体系统齐心协力精准帮扶的良好氛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